第一卷 大明帝国的改革 第五十八章 十年(下)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大明帝国的改革 第五十八章 十年(下) (1 / 4)
        十年的时间,宝钞的货币价值已经稳定,当然这和百分之九十以上行当都是官营有很大的关系。

        百姓们修路赚到了大量的宝钞,随后可以前往粮行购买粮食、地方县府衙门开办的官营酒楼吃上一顿很不错的饭菜,外来的居住也首选官营的客栈,安全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舒适性极高。

        这是吃的,喝的则是官营酒坊酿造的各种各样的酒,甘冽的、清爽的、辛辣的等等之外还有各色各样的果酒。

        除了酒还有果饮,随着皇庄的兴起,精通耕种的农夫全部进了皇庄,此之外就是持续暴跌的粮价也让士绅们痛苦不堪。

        县府衙门也给过他们机会,愿意用一些工坊的份额置换他们手中的土地,同意的现在依然过着富裕的生活而不愿意的……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他们的人生。

        当土地的产出开始赔钱,甚至你的粮食根本卖不出去的时候,会是怎样的结果?

        距离城市近一些的、位于铁路附近的还好一些,县府衙门还能够给出一个不错的价格收购,这个价格再想如之前那样能够世世代代富裕不现实,可至少两三代能够过上一个不错的日子。

        也因此,十年的时间,除去皇庄的耕地之外,整个大明朝再无其他的耕地,不过果树林倒是不少,这里面有野生的也有官营果饮工坊种植的果林。

        十年的时间,大明的人口也疯长到了1亿两千万,整整翻了一倍,这不仅仅是人们可以吃饱饭的缘故,最重要的是卫生条件提升了上去。

        之前十个娃娃能够活下来三个就算是不错的比例,而现在……十个里面死一个都是意外。

        太医院开始发挥作用,各府县在天顺三年的时候就由朝廷拨款,建造了官营医馆,医馆同21世纪的医院没有太大的区别。

        前面诊断、卖药,而后面则提供居住,算是“住院部”,以往的医馆均是二三位郎中,数百平米的铺子而已。

        而现在,不提前面二三十位提供诊断的郎中,光是医馆后面可居住的病人数量,就足有200余人。

        同时,负责后面病重的郎中不需要到前面诊断,也因此数量较少一些,倒是助理学徒不少。

        天顺二年的时候,朱钲为了打破郎中们的概不外传、传子不传女等思想,特意召太医院院监刘纯及十几位太医院太医入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