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大明帝国的改革 第十八章 官制、官学、俸禄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大明帝国的改革 第十八章 官制、官学、俸禄 (1 / 4)
        为了避免造成太大的反抗,于谦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朱钲的行为必定会让朝廷严重缺少官员,如此,何不让全部的举人皆可为官?

        举人算是科举中的第二层身份,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并非全部都能为官,对于大部分不能当官的人来说,当吏变成了官,官员们不满抗拒的同时,这些没有机会当官的举人们绝不会介意。

        就算是介意也没有关系,大不了再开科取士一次,把科举的难度降低,让更多的人可以参加科举、中举、为官。

        当然,说这很轻松,实际上这件事想要推行下去非常的困难,于谦的办法也只是碰碰运气而已,地方县府不一定会配合。

        朱钲没有太多的担心,不配合也没有关系,系统里多的是书生,只不过他不太想用而已,不然哪怕把地方官全部罢免了,朱钲也有人可用。

        举人为官之外,再有就是参加完殿试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可以入翰林院,虽然还是书吏,但直接给予从八品的官品。

        二甲的进士出身享受正九品的官品待遇,可以留京城各个衙门,根据成绩的高低,可以选择的衙门也不同。比如吏部、户部、大理寺,这必然是二甲前几名才能够选的。

        三甲的同进士出身没有特殊待遇,根据需求分配到各个地方,不过不会离家太远。

        如此一来,相信官员和生员们的抗拒心会减弱一些。

        “今后县学只教授基础的东西,学龄5-11岁,为期六年,每年可参与一次考核,考核为甲等可入府学、乙等给予童生身份、丙等可继续考核、丁等开除学籍。”

        “府学在基础的识字、算术外,增加历史、地理、拳法、列队科目,为期三年,同样每年可参与一次考核,考核为甲等可入长安、洛阳、凤阳、金陵、京师书院、乙等给予秀才身份、丙等可继续考核、丁等开除学籍。”

        “书院教授文韬武略、济世经财等高深学术,同为期三年,每年可参与一次考核,考核为甲等可入国子监、乙等给予举人身份、丙等可继续考核、丁等开除学籍。”

        “国子监学术更为高深,为期五年,每年可参与一次考核,考核为甲等给予进士身份,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乙等给予同进士身份、丙等可继续考核、丁等开除学籍。”

        待遇变动不大,进士身份可获得入翰林院的机会同时给予从八品的官品、同进士身份享受正九品的待遇,可留京城。

        举人可在地方为官,秀才、童生身份需自食其力,不过改革之后的官学必然会教一些实用的东西,至少能够养活一家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