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大明帝国的改革 第八章 二十四衙门 (1 / 4)
“银30两?粮50石?当前内府库还有多少银子?市面上一石粮食又是多少银子?”
银30两、粮50石,这是张敏斟酌再三给出的“安置费”,同宫里的待遇相比,这个“安置费”偏低了,但是比起今后宫里的悲惨生活,这又算得上额外惊喜,毕竟这些年谁没有捞点银子?只是很难出宫享福而已。
现在能出宫了,老太监们自然很高兴,除去一小部分“被迫”出宫的。
“内府库还有80余万两银子,因为前两**,京城的粮价涨了一些,差不多一两能买1.5石的粮食,主要是稻米,如果是麦,价格还要贵一些。”
明朝初年水稻就得到了发展,“湖广熟、天下足”就是由此而来,也因此,大明的百姓,主要粮食就是稻米。
系统的粮食,没有具体的分类,无论是稻米还是玉米、谷子、麦子统统都是一两10石,价格要比大明当今的粮价便宜的多。
不过虽然便宜,但是也要按照大明的粮价来计算,毕竟都是实打实的东西。
朱钲记得明朝的宦官都有品级的,至少如张敏这种,拥有官身的待遇肯定和普通太监不一样,如此,出宫的待遇自然也不能同等。
想了想,朱钲扣下张敏一宿没睡琢磨出来的章程,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东西,主要是安置地点,老家还有人的带着钱回老家,没人的则安排在寺庙,这也是之前太监的主要去除。
宫女?宫女好得多,回家的回家,不回家的京城找个养活自己的活计并不难,多得是大门大户想要找一个宫里面出来的宫女协助管理府邸里的小丫鬟们。
“当前宫里太监、宫女有多少?”
都是提前做好的工作,张敏自然随口就来:“一共是八百有余,其中宦者三百二十一人,宫女五百三十五人。”
太监实际上是二十四衙门的掌印才叫太监,其他的有官身的还有一个称呼,少监之类,没官身的那就是普通的小杂役,只是比外面的杂役少点东西而已。
朱钲不懂,随便说,但是张敏可不会胡来。
“才这么点?”
朱钲还以为皇宫里的宫女、太监们怎么也有三五千人,万万没想到就八百人,不过细想也正常,明朝的前几任皇帝,朱祁镇外哪一个都是简朴的不能再简朴的皇帝,生活上尚且省吃俭用,宫里面哪会要那么多的太监、宫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