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9 马对马 (2 / 4)
但从历史还有文化的角度来说,华夏象棋可一直都是属于华夏的,并不存在什么发源地是尼罗河流域的这种误导性研究,据历史考证,象棋可是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都在书籍所记载的。
但很多对国家文化不自信的人却不认为战国时期的象棋是现在的华夏象棋,他们一直都认为象棋是两宋时期的产物。
甚至很多人都拿出他们眼里的历史去考证,象棋和象戏的区别。
可他们也故意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象棋其实一直都随着历史在“变”。
变这个字,不止说的是变化,更多的还是演变。
反正封玉平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初唐时期,那种被很多不愿意了解真正历史的人误称为是麻将的象棋,就已经差不多具备现在象棋的雏形。
他也专门了解过那时的象棋,所以他也对钱囍这种开局有所研究。
但他却和孙破军仙人指路的理解不同,这种专杀飞相的布局,其实重点不是边卒,而是她下一手的边马。
马这枚棋子,虽然会被蹩马腿,也会受限于布局,但马这枚棋子,却是象棋里最灵活的棋子。
尤其当马前方没有任何障碍物时,马就能发挥出他最大,也是最让人胆寒的杀伤力。
不仅如此,封玉平还知道进边卒一个不为人知的传闻故事。
那就是在后世有个名为周之栋,绰号长道人的道士,在那个进边卒横扫飞象局的时代,他用仙人指路破解了拱边卒。并且他还笑称这个流派的传人所使用的进边卒是阴阳小道,而不是什么阳光大道。不仅如此,长道人还给那个流派的人指了一条他眼里所谓的正道。
那便是老老实实的用仙人指路和飞象局作为彼此开局,毕竟,全天下的人都是这么下棋。
只是没想到的是,那个流派的人,不但没有放弃这个拱边卒的套路,反而还认死理的依旧专研这个套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