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蜉蝣北上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一十八章 蜉蝣北上 (1 / 5)
        机会来了,能把握住机会的都是有准备的人的,这话没错,杨浩一直都想着如何对太学下手,这毕竟是大宋的最高学府,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不能藏污纳垢是最基本的,当然他也不希望这里培养出来的都只是一群书呆子。

        应该说是李方才给了他这样的一个机会,机会来了,自然是要抓住的,不能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了良机,有些事就是这样,做了,或许错了,那也只是后悔一时,但是要不做,可能就是要后悔一辈子。

        按照杨浩的意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要清理太学的黑暗面,更是要让太学生们变得不再那么呆板。

        让他们学习马术,学习算学,锻炼身体,这对那些老夫子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在他们看来,士子就应该只读书,其他的都是小道。

        只不过杨浩很强势,他的强势下也带动的秦桧很强势,更何况,在这一点上,充分的得到了赵佶和赵构这爷俩的支持。

        赵佶原本就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他也认为太学生不能只是只读书的呆子,要身兼各种技艺才是,而赵构多次带兵出征,见识更是那些每天只知道坐在书院里读书的士子没法比的。

        总之,就是杨浩做的是对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吧,不想干也可以,辞职啊,反正还有想干的人呢。

        杨浩说的是最简单的,别总是跟老子提什么孔孟之道,孔子要你学六艺呢,为啥把除了四书五经之外的事都扔了?丫挺的一群老东西,要是不让别人学,你们就是儒家的叛逆。

        于是乎该闭嘴的闭嘴了,谁也不想成为叛逆,更何况这两天里皇城司的没事就过来转悠一下,美其名曰调查太学是否有收受了好处给那些渣子门大开方便之门的人。

        很多人想骂人,但是又不敢真的像李方才那样破口大骂,只能忍气吞声,也都知道杨国公一贯的做派,明面上跟你是商量,但实际上,就是你得按照他说的办,要不然皇城司一定会查你个底儿掉,没事的都能查出来有事的。

        接下来秦桧也会很忙,杨浩提出了要在开封府境内各地都重整学堂的想法,将所有的县乡的学堂规范化,按照汴京城的学堂来弄,以礼部和太学为主导,民政院会辅助推行这件事。

        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书,这或许对士族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对很多寒门出身的人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好事,甚至说对皇族来说,这也是好事,一直以来,能够真正的对抗士族门阀的,不还是寒门吗?

        其实说,不需要害怕士族门阀的存在,因为这是一个永远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当寒门崛起,倒下一个士族门阀,还会出现新的门阀,只不过是大家都在玩着一个改朝换代的游戏罢了。

        只要是杨浩提出的观点,秦桧就不会质疑,因为杨国公迄今为止所做的事情就没错过,看看人家杨国公分管的那三路之地,百姓过的越发的富足起来,已经和其他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白了,就从这年底的税收就能看的出来。

        也是借着这次机会,杨浩将这些新政推行下去,悄无声息的去做,不要大张旗鼓的,一步一步慢慢来,逐渐的去蚕食掉士族门阀留下的阴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