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文人一支笔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文人一支笔 (3 / 5)
        他们君臣来到了置有孟姜女塑像的庙宇前殿门外,只见那门两旁有着这样一副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不铭贞。

        乾隆帝见王尔烈对这联很注意,便说:“王爱卿,可有意为该庙再留一副楹联?”。

        王尔烈道:“有前联在此,微臣有些不敢”。

        “前联属前联,你吟属你吟,岂能相提并论!”和申听了,也赶来凑趣说:“适才,圣上有诗,要你和你未和。这会儿,有前人名联,又有圣上的御旨,怎好不吟上联”。王尔烈听了和申的话后,心中有些烦。但是,又觉着得罪不得。然后一琢磨,何不乘此机会难为他一下。

        于是,他笑了笑对和申说:“和大人,你说的也是理,不过,我有一点担心。”

        和申说:“担心什么?”。

        王尔烈说:“担心我能吟得出,你却解不出”

        和申说:“尽管我才疏学浅,不及你们翰林公,但是一不至于一点不通,请你自管吟来。”。

        王尔烈当即取出纸笔,写下一副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他写出后,交给和申,和申一看,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用说解释,就连断句都断不开,顿时,和申有些汗珠子冒了出来。正在这时,乾隆站在身边,和申便对乾隆说:“启奏圣上,王大人的这副奇联,看来非得万岁爷来解了。”。

        哪想,乾隆看过后,也皱起眉头来说:“王爱卿,你这是搞的什么名堂,我怎么也看不懂呢?”。

        王尔烈听了乾隆的话,这才认真地解释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利用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谐音特点而写成的对联。上联的“朝”字,即可读成当作早晨讲的“朝”,也可读成百官上朝朝见君王的“朝”;下联的“长”字,即可读成当作成长讲的“张”。。也可读成长短的“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