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九歌》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6、《九歌》 (2 / 2)
        “07年再说了。”默言笑道。

        “干什么等那么久啊……”林慎容问。

        “是啊,你看嘛,《九歌》要排练的,然后上演,我还打算让你去巡演,巡演回来再休息几个月,现在都已经10月了啊。07年已经是最保守的估计了。”默言笑着说。

        在默言的帮助下《九歌》的最后定稿加配乐都很快搞定,配乐问题因为默言对中国古代的大部分乐器都有所涉猎,所以他在配乐方面给了哥哥很多不错的建议。在《湘君》和《湘夫人》中他建议用竹叶做为配乐的乐器之一。甚至,为了《九歌》他特意亲自跑了内地少数民族地区专门去请乐手和舞者。

        当林慎容要排练音乐剧《九歌》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整个中国都沸腾了。不少学者对这个音乐剧并不看好,甚至有几分讽刺。他们觉得,这位香港巨星恐怕连《九歌》的内涵都没有弄清楚,甚至连屈原是怎样的人恐怕都没有研究,排什么音乐剧?恐怕是哗众取宠呢!

        而默言看了这个,只是阴冷一笑,对这些个学者的说法嗤之以鼻,哥哥恐怕是香港娱乐圈最有文化底蕴的人了。开什么玩笑?这些天他们俩都是在讨论中度过的,哥哥对《九歌》中的人物的解读简直就是精准到极致的。

        谁是哗众取宠很快就会揭晓,默言也懒得去发表什么言论了。再加上他和哥哥每天都很忙,要去找乐器,然后还得找会演奏的人来。哥哥只要遇到麻烦第一个找默言,总能在和他讨论之后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就这样,《九歌》准备加排练花了5个月左右,2005年3月,首场演出在红馆开始了。

        古色古香的舞台布置加上几个大牌巨星的演唱,成为了一场古典与时尚交汇的盛宴。默言在和哥哥商量之后,为他预订了各地区最著名的歌剧院。林慎容对于默言的细致入微总是铭记于心的,他知道这个年代,音乐剧要出名是需要大量的宣传的,更何况这么古典的《九歌》?虽然他已经尽力把歌词和对白通俗化了,但是仍旧有很多东西依旧坚深,但是在编舞方面,哥哥安排的不只是古典舞和民族舞,还有桑巴、嘻哈舞和现代舞,甚至在《国殇》中用上了非洲原始部族的舞蹈,在《东君》中用了鼓舞。整个音乐剧用了200多个助演和70多种乐器。

        《九歌》共分四幕,一共2个半小时,可算是大型的音乐剧了。华丽的中国古典伴奏,加上唯美的舞台布置,让所有人都是在感叹中度过这两个半小时。

        真是天才……

        所有人都在感叹,由其是哥哥亲自唱的云中君的角色。真的有几分“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的风采。

        香港五百年才出一个他,这样的音乐剧只有这样的他才能弄得出来。

        第二天,各大媒体纷纷称赞《九歌》,再也没有人敢说哥哥哗众取宠了。

        做为音乐剧的导演兼编剧兼主演,哥哥获得了无数赞誉。几个主创都是歌坛的红星了:东皇太一是许冠文,哥哥是云中君,湘君则由张学有,湘夫人是梅妍芳,大司命是黄家驹,少司命是林忆连,东君是陈百强,河伯是陈奕迅,山鬼是王菲,国殇则是默言。

        在红馆上演九场之后,就立即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九歌》的世界巡演,第一站就是内地的北京国家大剧院。之后第二站是上海大剧院,在中国只在这三个地方上演。之后就是日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

        整个世界都被《九歌》震惊了,林慎容的名字再次成为焦点。而就因为两个家长在忙着《九歌》无暇他顾时,两个鬼灵精的小家伙却独立做出了后来让很多人崩溃的一部儿童电影――《我的一天》。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