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六章、禅位 (2 / 3)
“不敢如此,臣山野鄙人,无功于上,不可与大王同车。况今日大王受禅,将临帝位,臣何敢乱了礼仪。”
司马炎再三相邀,宰予反复推拒。最终只得由司马炎乘车,宰予步行跟随。贾充领将士护驾,清空道路。
禅让自何而始?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世人大多认为是尧舜开了禅让的先河,而后舜传禹,再承禅让之风。直到夏启伐伯益,禅让才被终止。
史书上有多少记载是准确的?这是个很少有人想的问题。逝去的光阴不会重新显现,竹简上的内容也无法被论断。人对过往的了解,其实只是一些单薄的字迹罢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字迹,使一些精神得以向后世传承,使后来人不必困惑自身来自何处。它也为很多有心人提供了便利,比如“禅让”。
曹奂的神情并不是十分开心,严格来,他表现的很低落。他在想两个人,两个死去的人。一个是他的上一任皇帝曹髦,一个是曹髦的上一任皇帝曹芳。曹髦身死宫门,曹芳被废邵陵。曹芳还活着,活的其实还不错。他没有曹髦的聪慧与刚烈,所以他还好好的活着,大概还会活的更长一些。
礼官已经开始念他手里那卷禅让的诏书:“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惟三后陟配于,而咸用光敷圣德。自兹厥后……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允执其中,禄永终……”
多耳熟啊,礼官这些日子已经在曹奂的耳边反反复复念了十几个版本,现在念得是最后的得稿。从之前那十几份里拼凑出来的,大臣们觉得合适的诏书。
做曹髦还是做曹芳?曹奂在心中反复的纠结。做曹髦,他就可以在这里撕破这层遮羞布,将被逼让位的真相露出,使司马氏和参与其中的臣子留下千古骂名。但那样的话,死的大概不仅仅是他,曹氏宗族大概也不会有几个让活。终究是改变不了大局。
如果做曹芳,那就好好的配合,演完这一出大戏,运气好的话或许可以得个王位,平平安安的活到老死,运气差的话应该也不失公候,终究不会受饥饿之苦。
礼官缓缓念完了诏书,高声唱道:“诏书已宣,请陛下传玺晋王!”
“请陛下传玺晋王!”
……
曹奂被群臣百官的声音逼的有些落魄,他还未下定决心。手已按在玉玺的上头,却迟迟不能取印。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道:“陛下纵是鱼死网破,亦不能改今日之事。况魏国覆灭非陛下之过,何以性命相争,莫如早早退位,也能得享田园之乐。”
曹奂左右看了看,身边无人。摇了摇头,定是自己出现幻觉了,也罢,早点把玉玺交出去,早点了结这些纠结与痛苦。
传国玉玺自曹奂手中传到了司马炎手上,一个不足百年的国度宣告灭亡。没有流血,没有刀枪。有的只是司马炎的得意,有的只是曹奂的落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