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徒有其表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九章:徒有其表 (1 / 4)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中文),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什么要喝?”

        陈松有些错愕的看着徐良兴。

        “这药不是拿来喝的?”

        徐良兴一愣。

        “当然不是!”

        陈松摇头道:“这药性偏大,富含毒性,能破坏人的心脉,喝了能令人当场死亡。”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是由于各种药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也将之称为药物的偏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是药物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

        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四性是对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的称呼,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又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多种不同药材混在一起配伍的影响。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它与机体因素即脏腑经络生理特点,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及药物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因此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