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 一本书的影响力2
安睿的第三份农耕政令,实质上是一份详尽的告示。囊括黄豆从种植到再加工的方方面面。
黄豆属于五谷杂粮之一,但由于人力、土地有限,带着浓烈的豆腥味的黄豆逐渐被口感更好的水稻、小麦代替。
百姓们一般种黄豆当税粮交给官府。官府用黄豆喂马。
除了喂马,黄豆还能做豆浆、豆干之类。但豆浆需要花费力气磨豆子,费时、费力,又不能喝饱;做豆腐、豆干需要技巧。会的人靠这一手艺开铺子养活一家大小。做豆腐的技术不外传,民间懂的人也不多。
大家还知道黄豆能榨油。是榨油费力,出的油没有菜籽榨出的多。用黄豆榨油得不偿失。
这份告示全完推翻了大家的看法。随着其宣告天下,黄豆重新回归百姓的餐桌。甚至人们将它从粮食划入经济作物,一种比种其他粮食更赚钱的作物。
告示的第一部分,介绍了一种根据播种耧车改进的手推式播种机。
只需一个劳力扶住木质推手在翻整好的土地上行走,需要下播的种子会沿着开沟器掉入挖好的沟里。再由后面的滚筒把土地压实,不需另行人工掩埋。下种的铧还能上下调节埋地的深度,可用于玉米、黄豆、小麦、蚕豆等颗粒状种子的播种要求。
播种机的翻土开沟器、下种的铧、平整土地的滚筒都用铁打造。使用省力,力气小的女子一天之内可用它播种五亩地。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朝廷为了祈求上苍保佑大安国运昌盛,将免费发放手推式播种机。大安境内的每个村都能领到两台,让农户们轮流使用。
听到朝廷免费发放铁制农具,临安江南北百姓欢呼雀跃。木制的农具不贵,但用上了铁,价格就不是一般的百姓人家能够承担得了。免费的省时省力农具瞬间收买天下人心。
人们自发地不再谈论“临安江断流”。
再说了,现在的临安江江水由铜管流入大海,也说不上真的断流。
只要百姓的非议没了,朝廷便可将临安江断流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朝会闹了两个月。朝臣们相互指责,临安江断流的责任一会儿推给摄政王、一会儿推给世家、一会儿又说是赵国人干的坏事。各地安抚百姓的官员们满腹牢骚,对临安的高级官员的能力深感失望。两百多号有资格上朝的朝臣七嘴八舌的建议,还不如小皇帝提出的措施可行。
要说还是摄政王有本事,不声不响想到了彻底根治的办法!
除了继续想找茬的官员,朝廷上已经没人再提临安江断流的话题。
在临安如同无头苍蝇到处乱碰壁的赵国公主,见识了摄政王对红萝夫人的宠爱。
她到玉泉山庄见过红萝夫人,送上了重礼,并且向容家庄下了订购一万坛朗姆酒的大单。她离开没几天,摄政王发出告示。不久多久之后,边境的税官撤了。大安又恢复了和赵国间的商贸往来。好似两国的摩擦从未发生过。。
但这还只是开胃菜。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