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4 章 苏家逸闻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304 章 苏家逸闻 (2 / 4)
        曹仁安点了点头,道:“苏学士当年遭逢贬谪,遣散家仆、将侍妾赠与好友之时,的确有两个侍妾怀有身孕,其中一位侍妾送给了一户梁姓人家。这位侍女后来在梁家怀孕,没有足月就生下了梁师成,从时间上推算,梁师成应该是苏轼的庶子。苏家后人虽然没有接纳梁师成,可也并没明确否认这个传闻。”

        忠尧坚持己见,语气坚决:“可小弟仍然不信。”

        曹仁安乐了,瞪大了眼睛问道:“这是为何?”

        “直觉。”忠尧若有所思,说道,“若一定要说个原因,或曰指鹿为马,梁师成自言苏轼庶子,也许与童贯自谓韩琦遗腹子一样,如出一辙吧。苏家后人未明确否认的个中原因,也许因为梁师成权势太大,他们不敢轻易得罪,因为之前梁师成已经让苏元老吃过暗亏了。”

        “喔?有意思,说来听听。”曹仁安绽颜一笑。

        忠尧策马徐行,缓缓说道:“梁师成此人稍知书,不能文,略通诗句而高自标榜,外表愚讷谦卑,看上去老实厚道,不似能说会道之人,实则内藏奸诈,善于察言观色,处事十分老道,故一度深得徽宗宠信,否则也不会官至检校太殿。凡御书号令皆出其手,因之权势日盛,贪污受贿,卖官鬻(yù)职等无恶不作,甚至连一代奸相蔡京父子也趋于谄附,故时人称之为‘隐相’。”

        “嗯,梁师成确实权势滔天,最多时身兼一百多个官职呢。”曹仁安沉思了一下,颔首道。

        忠尧条分缕析地说道:“据说,经年累月,这梁师成琢磨出了一些门道,找来几个书法小吏模仿徽宗笔迹伪拟圣旨下传,外廷人不知底细,也不辨真伪,实属胆大包天。这样的人谁敢得罪?

        彼时,苏东坡名望甚高,享有清誉且桃李满天下。某日,梁师成忽发奇想,来到苏轼伯父苏焕的曾孙苏元老家,自言为苏轼外子,因缘欲见之,且求其文。其实,求文是假,他的真实意图无非就是想尝试通过苏家族人求一认同,日后好以苏轼遗腹子身份自居。可惜,苏元老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拒不答从。

        梁师成在苏元老家碰了一鼻子灰,心有不甘。不久,言者遂论苏元老学术不端,颇仿轼、辙,且为元佑邪说,不宜在中朝为官,遂罢太常少卿,改为提点明道宫,去道观领微薄祠禄了。

        何谓祠禄?大臣罢职,令管理道教宫观,以示优礼,无职事,但借名食俸,谓之祠禄也。

        经此一事,苏元老叹曰:‘昔颜子附骥尾而名显,吾今以家世坐累,荣矣。’未几,便卒然过世,年仅四十七岁。所谓‘附骥尾’等言语,表面看是在自谦,实乃暗寓对梁师成‘蝇附骥尾’深衔其恨也。”

        “嗯,分析得很有道理。愚兄也不得不赞同你啊!”曹仁安笑道,“其实,你的直觉是对的,从苏轼的三儿子苏小坡对梁师成的态度亦可见端倪。”

        “长恭兄说的可是苏过?”忠尧问道。

        “对,就是苏过。”曹仁安答道,“他甘居微职,从未向梁师成低头趋附,还曾劝阻其父旧友向‘六贼’献媚。遭遇靖康之难时,苏过笑骂群贼,以身许国,挺挺大节,气节可见一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