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261 章 意外惊喜 (4 / 4)
案情若存在疑点,有当驳之情,录问官理应驳正却未能尽驳正之职,致罪有出入者,按比,推勘官罪减一等进行问责。而若其能及时驳正错案,则可获得相应奖赏。如能驳正死罪一人者,命官减磨勘考核两年,吏人转一资,俸禄加升;二人者,命官转一官,官升一级,吏人转二资,俸禄加升;如驳正徒流罪者,七人比死罪一人给赏。
好好利用这些规定,威慑加暂时安抚,想来应该还是有办法的。然后,我再想法子为你们办理取候。”
“如此甚好,那便有劳长恭兄了。”忠尧拱手致谢道,“不知可否说说那登闻鼓的事?”
“忠尧兄弟怎么对登闻鼓有兴趣?莫非也想去鸣鼓喊冤?”曹仁安呵呵一笑,问道。
忠尧苦笑道:“上京告御状、敲登闻鼓倒是不至于,就是想顺便了解一下,免得又被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曹仁安整理了一下思绪,不疾不徐地说道:“这登闻鼓其实并非本朝首创,早在先秦时代便已设立,是专供百姓黎民向国君申冤与建言的路鼓和肺石。路鼓的功能是上情下达,肺石的功能是下情上达,二者相辅相成。
昔年西平人伐登闻鼓,言多妖谤,有司奏弃市。后至隋唐时,登闻鼓制渐臻完善。
人主莫大于兼听广视,使下情得以上通。故本朝于谏院下设专职衙署‘登闻鼓院’,判院官二人,隶谏议大夫,掌诸上封,受而进之,以达万人之情状。而登闻鼓则置于京都宣德门南街西廊。
登闻鼓院向朝野士民开放,当事击鼓者并无身份限制,凡言朝政得失、公私利害、军期机密、陈乞恩赏、理雪冤滥,及奇方异术、改换文资、改正过名,无例通进者,均可至登闻鼓院陈情。
兴国二年,辰州知州董继业,为谋私利,公然贩卖私盐,并强行以贵价卖与州民,当地百姓怨声载道,数次敲登闻鼓告御状,最终董知州被下旨革职查办。
端拱初年,北狄怀有纵马南侵之念,宰执李昉(fǎng)每日只知赋诗宴乐,平民翟马周气愤不过,击鼓控诉李昉(fǎng)不修边备,后李昉(fǎng)被罢相。
景德元年,还有百余名落榜举子齐击鼓求差事,毛遂自荐,以素习武艺之名,乞愿备军前役使。后经天子亲自召见,经试,能挽弓者才三,遂各赐缗(mín)钱,令赴天雄指使。”
黎诗欣然道:“哇,看来这登闻鼓也不是白设的,还挺管用的嘛。但若人人有事无事都去京师挞鼓申诉,事事特请天子圣裁,那皇帝陛下不是要累得吐血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