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会盟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7章 会盟 (1 / 2)
        “乌兰察布”乌兰是红色,察布是山崖,合起来就是红色的山崖,就是常说的“红山口”。这里松柏长青,绿水淙淙,是从古丰州滩通往后山和漠北的军事要塞。

        从十日开始,乌兰察布的气温特别反常,骤然升了数度,即使夜间也在零度以上,有点大地回春的感觉,而且这种天气一连持续到十五日,草原上的积雪化了很多,黄旗海的结冰也基本融化。今日这里明、清、朝三方会盟将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黄旗海南岸搭起了祭台,明、清、朝三方也都布置了行辕,但只有青枫代表的朝鲜行辕比较寒酸,仅仅摆出了一只千人的队伍,就这千人大部分还是临时雇佣。

        行辕外,三国各色大纛旗在微微晨风中特别平展,旗面上的国号大字在崇祯的高车上清晰可见。每面大纛旗下都整肃排列着本国的铁甲骑士,五色缤纷,斧钺生光。

        三国会盟,实际上也是三国军容的无声较量,崇祯、皇太极带来的都是精锐之师,眼下在行辕外全部展开,气势分外雄壮。

        高车骏马,三国先锋大将各自立于本国的纛旗下,东侧是大明的吴三桂,西侧是大清的多尔衮。当崇祯和皇太极那一片红云般的车驾仪仗缓缓推进到一箭之地时,鼓号齐鸣乐声大起,肃穆祥和,气势宏大极了。

        再看朝鲜代表卓青枫则是骑在一匹雪白色的骏马之上,身后跟着三位绝色的女子,其后的卫队阵容虽然比不上明、清两国,但也是一番风景。

        从云的裂缝里,从那橙黄色的太阳边缘,阳光成为扇子一样的光线,斜斜的投射下来。在寂寥的天空下,黄旗海南岸筑起了一座高台,高台高三丈,宽六丈,西面有一条长长的阶梯直达高台,在高台的顶端平台上,立着一尊巨鼎,巨鼎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四个角落里都插满了旌旗在微风中摆动。

        高台下面,各路兵马都整整齐齐的排列开来,四面八方的将高台围定,静待高台之上会盟仪式的开始。

        三国君主的车驾隆隆开到祭坛下时,朝阳下的黄旗海海面已是金波粼粼,壮美异常。三丈高的祭坛上五色旌旗猎猎招展,祭坛下烟波浩淼的海面一望无际的伸展开去,水天相连共一色,竟是分外的壮阔。

        黄钟大吕奏起庄重肃穆的祭天雅乐,青枫一手拉着皇太极,一手拉着崇祯皇帝,三人踩着红毡直上祭坛,三人步伐出奇的一致,仿佛已经练习过数次一般。三十六级台阶竟然一口气登了上去,当三人站立高台之上的时候,周围的士兵高呼万岁,这声音响彻云霄,似乎代表着什么,又似乎向上天宣告些什么。

        三方会盟由于大家平等没有盟主,最后登台祭天之时,谁站中间三家也是争吵了许久,由于大明和大清实力较强,双方都想站在中间,结果朝鲜方面因为最弱反而站在了三家的中间,这就是机缘和气运。

        宣读祭文则是交给了崇祯皇帝,他缓步上前,向正中央长案上的三牲祭品深深一躬,然后展开金黄色的绸布,环顾四周,高诵早已写好的祭文。

        “勋华并、天胙昌期。圣德茂重离。英明经远,浚哲昭微。宝俭更深慈。观万国、累洽重熙。对明时。报礼秩神祇。玉帛奏华夷。雍肃显相,百辟各钦祗。奄嘉虞英璧奠华滋。神安坐、景气澄虚。极光焰、烛长丽。展诗应律,万舞逶迟。三献洽皇仪。垂露浸庆祜来宜。礼无违。鸣鸾临帝阙,飞凤下天倪。清和寰宇,霈泽一朝驰。醇化无为。万祀巩洪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