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拍卖 (2 / 3)
台上一个五十多岁秃顶的俄国老头就是钢厂厂长伊万,旁边有一个年轻的金色头发年轻人,估计是美国公司的人在一旁监督,还有操作拍卖的几个工作人员。
上午九点钟钢厂的拍卖开始了。
钢厂厂长伊万首先发表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对于他来说过去多年讲话作报告已经形成了习惯,长篇大论开头,讲了很多废话还未进入正题,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旁边的金发男子连续咳了几声。
伊万才反应过来,马上宣布钢厂资产的拍卖开始。
首先是钢厂的成套生产设备拍卖,钢厂里的高炉和转炉无法拍卖,也不能拆卸后拍卖,即使拍卖也不会有人来购买,所以高炉和转炉没有拍卖。
而钢厂的烧结厂和球团厂部分设备比较零散不成套,炼焦厂和炼铁厂的设备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即使主持拍卖的工作人员介绍和推荐说了不少优点和优惠,但这些设备都流拍了,老伊万也不着急,意料中的事,没有人会买这些废铜烂铁,将来当废铁处理都赚钱。
下面拍卖的设备是有一定先进性和技术性的钢厂成套设备拍卖了。
成套的中宽带钢板轧制设备和线材轧制设备,型钢轧制设备开始拍卖。
在场的竞拍者对这些设备有所了解和调查,引起了部分人的注意和兴趣,但是参与竞拍的人数也不足五家。
实际上来竞拍的人大多数都是准备购买钢材的,简单稳妥,售后麻烦事很少,不会有风险,设备在技术上存在一定风险,当然买好了利润率也更高。
九十年代初,国内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地方基础建设,各种招商引资。各种项目上马,其中钢材供不应求,有时有钱也买不到货,因此催生了一些特殊的倒爷。
当时还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混杂过渡阶段,有很多紧俏物资如钢材,需要指标和配额才能买到。
有门路的倒爷,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弄到紧俏物资的批条或者手续后卖给需要的一方,一转手就是大量的钱财入手,很是让人无语。
在俄国买到钢材后运回国内,根本不愁不好出手,钢材买卖当时是暴利行业。
张子健几个人中只有鼎盛公司王总参与了成套钢厂设备的竞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