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学俄语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0章 学俄语 (1 / 3)
        张子健回到家中将在滨城买的特产半岛干海参交给了母亲。

        告诉父母他的公司有一项工作需要在半个多月后出差到俄国去,时间可能有半个多月,父母也不清楚现在俄国的情况有多乱,只是叮嘱他注意安全和身体健康。

        张子健来到市公安局办理因私护照,现在国家开放了,个人的出国手续大大简化,照相、填表和交钱,一周后来取因私护照。

        回到家中他无事看看报纸,忽然看到有俄语暑期速成班的广告,一想半个月后去俄国,不会说俄语也听不懂俄语,多麻烦和别扭。

        于是他按照报纸广告地址和联系方式找到龙江大学俄语**了解具体情况。

        龙江有学习俄语的传统。也有许多俄语人才,有几个大学专门开设了俄语专业,放暑假老师找点外快,教授俄语。

        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真正的俄国人学习俄语。

        早些年不是这样,冰城素有“东方莫斯科”之称,与俄国的渊源要从十九世纪末算起。早在《**》签订前,俄国已于一八九一年开始进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一八九七年铁路修建到海参崴,然后进入中国境内的小绥芬河称为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的整个建筑工程以冰城为中心。。分东部、西部和南部三线。

        一八九八年一大批俄国人来到了冰城,在香坊办工厂和设立气象站,成立了中东铁路建筑工程局,随着俄国人口的增多,教堂、学校、商店、银行和俱乐部等一一建成。

        到一九零零年春,中东铁路的俄国护路队兵力为步兵八个连,骑兵十九个连。

        一九零一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颁布了两条“上谕”后,不少官兵选择了留在冰城,与其他同胞一样成了冰城的首批俄国人。

        一九零零年俄国秋林公司在冰城香坊设立分公司,开始了俄国人在冰城的商业时代,俄国人的面粉厂、白酒厂、机械厂、电厂、糖果厂以及药店、电器商店和旅馆等纷纷开设。

        俄国在冰城的文教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发展。。当年就有俄文报纸二十种,各类学校十二所,电影院及俱乐部十几座,另外还有图书馆、马戏团、跑马场和自行车比赛场等设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