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 老黑山镇 (1 / 3)
第二天一早,张子健告别热情的服务员,结账离店。
找到了长途汽车站,登上绥芬河到东宁的长途客车,每天只有一趟汽车,人挺多,基本上是到东宁和绥芬河做生意或者收山货的。
沿途很少看到人烟,远处都是大山,只有道路两旁有些平地,庄稼却很少。
满眼的绿色,省级公路质量还可以,道路不宽,但是因为路上车辆很少,因此司机将车开的飞快。
在车上,他询问了随车售票员,得知在东宁长途汽车站就有发往吉林的长途汽车,路途上老黑山镇有停车站,一天有两班。
临近中午到了东宁长途汽车站,张子健没有住下来游览东宁市容。而是买了下午一点多钟开往吉林方向的长途汽车票,简单在车站旁小饭店吃了口饭,随后登上长途汽车。
汽车是白绿两色的老式柴油车,车顶部装满了山货和杂物,车内几乎坐满了人。
启动了,车屁股冒出一股黑烟,发出老年肺气肿式的声响,出发了。
汽车晃晃悠悠开了一个多小时后,售票员大声喊道:
“老黑山镇到了,有人下车吗?”
张子健答应一声,拿起背包到车门处准备下车。
车停下。。还有另外两个本地人与他一起下了车。
张子健向他们打听镇里有没有住宿的地方,九十年代的东北山里人,虽然闭塞,交通不便,但诚实善良,不善言谈,却很热情,一直将他送到镇中心街道旁的最好住宿地,路上还简单介绍了老黑山镇的情况。
镇子不大,居民不到一千人,地处张广才岭东坡余脉,山峦连绵,地势险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镇子西边都是深山老林,基本上靠山吃山,山货和矿藏丰富,庄稼很少,仅够自己吃饭,离**边界很近。
谢过带路的老乡,镇子里最好的住宿地到了,东北俗称大车店。。因为有长途运输的车辆来往于龙江和吉林,吃饭和住宿需求产生了。
这个大车店算是镇里最好的,有一个大院子,停了几辆汽车装满了货物,一排红砖房,足有十几间房子。
进入正房办理住宿手续,才知道这个大车店是村民集资建设,由村委会统一管理,也算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