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8章 沪钢 (2 / 3)
因为现在国内改革开放势头正盛,经济大发展,钢材需求量很大.
改革十多年了,许多企业已经对国内和国际的技术专利了解比较多了,在国际上吃了很多专利的亏,被外国企业和机构欺负的够呛,没有办法,要发展只能是咬牙用宝贵的外汇指标买国外的昂贵专利使用费。
现在各大企业中也有专门研究专利的人才,包括对专利的技术和经济评估,以及各项法律程序和规定,还有最低需要多少钱来买专利等等。
钢铁企业都是国营企业,决定购买专利后还需要打报告申请资金支持,还需要自身筹集其余资金。
当年国内所有生产钢铁的大型企业都归国家的冶金部管辖,比如国内的大型钢铁企业主要有申城沪钢公司、首钢公司、鞍山钢铁公司、本溪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攀枝花钢铁公司、太原钢铁公司、马钢公司和包头钢铁公司等。
虽然改革开放了,但是大型钢铁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并不大,经营模式很大程度上还是计划和市场经济并存,尤其是在行政领导和经费审批方面。
而在二零零一年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原国家冶金部被撤销,职能分散到**、钢铁工业协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
这是为了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深化冶金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改变冶金部直接管理企业的状况,扩大企业生产和建设方面的自主权。
但是在此之前冶金部还有很多职能部门对全国的钢铁行业进行管理,冶金部设立了十多个职能司局。
因此国内数家大型钢铁企业都提交了报告申请资金准备购买张子健的新型钢材专利,这些报告来到了冶金部的发展规划司和科学技术司部门。
冶金部的司局组织专家对专利进行讨论和评估,一致认为有必要购买这项专利,但是不能让国内的企业自相残杀,使得专利价格过高,因此命令国内其他钢铁公司暂停购买专利行为,然后将这个任务交给国内最大的申城沪钢公司来实施,以便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说起沪钢公司,是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最大的投资项目,建设决策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的次日,沪钢建设打下了第一根钢桩。
沪钢公司位于申城市北翼BS区月浦一带,与申城市区和长江沿线及长江三角洲城乡联成一体,直接面向国内外市场。
沪钢公司引进了东瀛新日铁株式会社的成套设备和生产技术,后来将原定现汇支付货款修改为卖方贷款和分期支付,充分利用了外资。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沪钢公司第一期工程顺利投产,具有比国内钢铁企业超前二十年的先进设备和工艺,能够生产出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产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