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0章 封侯取第一日中! (2 / 6)
此言激起一阵愤怒的喧哗,眼看几个高冠宽袖的博士议郎要出言,任弘便亮出了在西域那空旷之地练出来的大嗓门,盖过了他们的杂音。
“敢问范将军,当初义阳侯出塞时,所奉何等军命”
范明友没有回答,任弘替他答了“解渠犁、铁门之围,保住这几个来之不易的屯田点仅此而已,大汉没有要他必灭右部,更没有要他一定要俘虏右谷蠡王。”
任弘侃侃而谈“我曾读兵书,故知吴孙子有言,将在外者,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只要能达成解围的目的,战或不战,俘或不俘,难道不该由义阳侯自己抉择”
他朝霍光拱手“大将军,当日的情形是,匈奴右贤王部近两万人围渠犁铁门,我虽施离间计让右谷蠡王与右贤王离心,但右部主力尚在,藏匿在渠犁附近,想要乘着义阳侯援兵远道而来,以逸待劳。”
“虽然义阳侯提前请酒泉郡集齐骑兵,做出塞进攻右地之势,可右贤王是否会退兵犹未可知,战未必能占上风,乌孙也不肯越过轮台一线,吾等只能利用右谷蠡王。”
“他能举右谷蠡王庭部众叛匈奴,可保西域汉军数年安然屯田,并让匈奴大乱。尽管右谷蠡王为日逐王先贤掸所斩,吾等的计策不成,但右贤王听闻他过铁门而去,亦仓促退兵,渠犁铁门之围遂解。”
“义阳侯已完成了朝廷赋予的使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者之善也,也算一场大胜。可为何打赢了仗后,朝中却有人追责他某城为何不攻,某地为何不取,某人为何不俘”
你行你上啊
“当年长平烈侯第一次出塞,至漠南龙城,斩首七百级,难道孝武皇帝会责怪他为何不再前进一段,将当时还在阴山附近的单于庭烧了么”
任弘又朝北方恭敬地一拱手“霍骠出河西,已打垮了休屠王,歼敌近九千人,缴获祭天金人,难道朝中会埋怨他为何不更进一步,全取河西么”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明智的将帅考虑作战问题,必须要兼顾利害两个方面,不能只贪功求利,草率用兵,想要一举功成。”
“吾等并非不知俘获招降右谷蠡王是大功,只要傅公与我带着他归来,哪怕渠犁失陷,哪怕铁门不存,依然能得封赏。”
“但义阳侯和诸位可不同,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功勋,而是国家安危,是将士性命。若换了在座诸位,恐怕贪功之念发于隐微,而吏卒之血已漂橹也贤良文学们平日里满口仁爱,这时候怎么就不爱惜士卒性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