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逛小镇和少年的生世 (1 / 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菊花开满地书海阁网()”查找最新章节!
秋菊一家与外公一家则亲热的吃了顿团圆晚餐,那个病未愈的少年,还是秋菊爹单独送饭去到房里吃的,晚餐后天也黑了,外婆看小六仔困得都打呵欠,忙让秋菊一家先去休息,有事明天再说也一样。
一夜好眠,天亮后秋菊三姐妹就起了床,洗漱后来到院子里,秋菊爹娘与小六仔已是起了的,小六仔这会儿已能踉踉跄跄的走上几步了,这会儿正练着走路,看到三个姐姐出房门,忙嘴里“啊,啊”的叫唤着,往三人的方向急冲过来,还没两步“啪嗒”一声摔倒,一屁股坐在地上。他倒也没哭,自个儿撑着小身子就爬了起来,又往秋菊三姐妹那边努力。三人本正停下来看他练习走路,见他摔倒,春兰终是不忍心,跑到他身边抱起他,并帮他揉揉小屁股。
“一早就醒了,非吵着要找你们,估计是新到外婆家,小家伙看是新环境,还在适应呢”,秋菊娘道。
“六仔跟我们最亲了,是不是啊,小六仔”,夏荷逗着春兰怀里的小家伙。小六仔冲她又‘’啊啊‘’了两声。母女几人又说了会话,秋菊爹也来到后院,他早起就去厨下帮忙,打算将水缸等挑满,可惜厨房边上有个水井,两个老家人已是一早就打好水;然后他又打算去劈柴,两个老家人忙跟他说现在柴火都是买的现成的,不用劈;秋菊爹竟一时没在厨下找到事干,只好转到前院去看看,可有什么事能帮上忙,正遇上老岳丈到前院,忙招了他陪他一起去镇子上散散步,并买些早点回来。秋菊爹这才乐颠颠的跟着岳丈出门,这会儿刚回来。
早饭后,三个娃儿都被大舅舅带去学堂,大舅舅中秀才后现在就在镇上一所蒙学认教,小舅舅自中了秀才后,还在家备考举人,偶而大舅舅没空时也会代他到蒙学去当夫子。
外婆怕秋菊三姐妹呆在家里会无聊,饭后就安排两个舅娘带着秋菊爹娘和孩子们一起去镇上逛逛,并拿了钱与两个媳妇,让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可以买来。
秋菊一家就这样跟着两个舅娘上了街,其实小镇都是差不多的,但这个小镇比秋菊家的小镇好的地方,就是更干净了些,过往的行人无论衣衫是否新旧,都非常干净整洁,在街上碰到了熟人也会颇有礼貌的打招呼,偶有碰上早点摊上客人与小摊贩争吵,也是只动嘴皮子,而不见动手的。秋菊三姐妹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切,夏荷笑道:“这要是在我们那儿,早打起来了,哪里还会这样吵半天,还没个结果”。
“一地一风,一村一俗,看来这里文风很盛,百姓大多识字,所以打架斗殴的事情比我们那儿少多了”,秋菊观察后说道。
“秋菊说得不错,咱们这儿,家家户户的孩子在三四岁就开始起蒙,基本人人都能识些字”,秋菊娘也说道。
“这样啊,那考中科举的人一定很多”,春兰也说道。“考中秀才的确实很多,但中举比青阳县多不了太多”,秋菊娘说道。“为什么呀?”,夏荷有些奇怪的问道。
秋菊娘对夏荷笑笑,并未回答,秋菊想了想道:“文风鼎盛,相对的竟争就激烈,而且朝廷为了均衡各地中举的人数,每年给至本地州府的中举名额肯定不会太多,这样最终考中的人在经过激烈的竟争后,反而不比我们那儿中举的人多,对吗?娘”。
“你说得对,这是朝廷的事,以后不可以多说,知道吗?”秋菊娘说道。
“我知道的”,秋菊点点头,春兰和夏荷也点点头。夏荷则又说道:“这样的话,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让家里孩子上学堂呢,如果明知道考上的机会都不大,为什么还要供孩子上学呢?上学多费钱啊!”
“二姐,每当春闺时,大家都会猜今年的前三甲又是江府的谁谁还是东府的谁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秋菊问着夏荷。
“为什么呀?他们为什么只猜这两府的人,而不是其它府的?”好奇宝宝夏荷乖乖问道。
“因为这两府的人都非常重文风,且这两府能考中举人,他都是是经过最激烈的竟争才能录取的,所以每次的春闺,这两府的人总是会在前三甲占据好几名,包括二榜前十也一样”,秋菊说道。
“哇,这么厉害啊,那大哥后年要去参回考试,想取中是不是很难啊?”夏荷惊呼道。秋菊冲她点点头,夏荷就开始替他大哥忧虑上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