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章 皇帝靠得住吗 (1 / 3)
吴天继续道:“刚才说的都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和对策。可是社会变革往往都是出现在生产力变革的基础之上的”
吴天这才想起这些政治经济学上的东西,李三可能一时半会儿听不懂,就举例子说道:“现在我说一说科技方面的——目前土地的产出太低也是重要原因,例如让现在亩产一百斤粮食的田能够产出一千斤,这样就能多养活十倍的人口!再加上其他领域的发展,让每个人拥有的物资财富成倍增加,饥荒、天灾来临时就有足够的应对能力!”
“如今的纺纱大多是手工,可能一个工人一天只能织一匹布。而如果在河流密集的地方借用水力驱动。再改良纺纱机,可能一个工人一天就能织二十匹布!如果用蒸汽驱动,一次带动十几个织布机同时工作,一天就能织两百匹!这样社会就会迅速积累大量财富,只要合理分配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
李三惊得下巴都快掉了,有些结巴地问道:“这——这么……厉害!织布我不太懂,但我懂种地。让粮食亩产增加这么多,莫非是稠密种植,多施肥料?但当初我在老家种地的时候,听爹说过种的太稠反而通风光照不够会减产,肥料用多了会烧坏庄稼——”
吴天点点头:“你说的不错。。我说的提高产量主要是改良种子和更换作物种类。”
李三顿时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手里的酒壶都被放到了一边:“愿闻其详!”
吴天心里开始埋怨自己说多了,杂交水稻和红薯、玉米这些高产作物,一时半会儿怎么说的清楚呢。
吴天只得打着马虎眼:“李兄,我家族在西域龟兹国几百年自成一体,在无际沙海的绿洲中,水草丰美、日照充足。我家祖先从中原逃难时带过去的作物,加上西方经过的胡商带来的新作物,经过那里特殊水土和气候条件的滋养选育,培育出的新水稻可亩产千斤以上。只是不知道适不适应大唐这里!”
李三眼睛都亮了。。迫不及待地说道:“这么高产的稻米,能给我一些吗?等长安事了我就去江南,买一块地种下去试试看!如果真的适应大唐水土,就算只有五百斤亩产,也是好几倍的提升了,可以多养活多少人啊!”
吴天看到他热切而真诚的目光,内心不由地一颤,被他对农民土地朴素而炙热的爱感动了。
可现在只能摇头道:“当初从西域出发时,没想到这些,只能有时间回西域时再说了。不过,最多一年就能在大唐进行试验种植了,我相信大唐的百姓吃不饱饭的时代很快就会过去的。”
李三一脸遗憾,但眼中的期盼却不见消减,俊秀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我就金盆洗手,买下一片庄园当个地主老财……别误会,良心的那种。等秋收的时候,不管多忙我都会请你去家里做客,如何!”“没想到让长安官府富豪痛恨的大盗,竟然也有这么热情单纯的一面。或许他本就是这么一个好人,只是被无情的世道逼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可叹的是他没有因此丢掉自己的良知,而是在不断探寻人生的方向和价值。这样的品格,就算是我,现在也没有了——”
吴天看着一脸期待的李三,心里竟然觉得很惭愧,于是认真地点头笑道:“我答应你,等新稻种运来了,第一时间告诉你。”
李三满意地点点头,正要去抓酒壶,却发现已经空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