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治标与治本 (4 / 4)
“先生何来此言?”秦胡亥看着怒气冲冲地淳于越,满是不解地说道:“寡人何曾有过失信于先生?”
“陛下。”淳于越道:“数日之前,陛下于宫中召见臣下,言黄老治于洛阳,于民生息,抚民之心,今却又以暴虐施于东方。。臣……”
“先生。”秦胡亥制止了淳于越的话语,他道:“拿起弓戈而反叛者,难道还是寡人之民吗?寡人是于民行仁政,非是于逆贼行仁政,还请先生不要混淆。”
“可,若无逼迫,何来民反?”淳于越大声争执道:“陛下之言论,可谓寒尽山东民心。”
“先生。”秦胡亥淡淡地说道:“寡人逼迫天下者何?赋乎?徭乎?二者秦皆不如六国苛刻,又无官吏压榨,无兵士匪行,如此,仍反,为何?”
说着,秦胡亥一指案几前的竹牍,说道:“先生且尽观之,山东无有天灾,无有冻饿之人,秦法治下,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使民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亦使男有分,女有归,所谓大同不过如此,然民却反之,何也?先生可能教寡人?”
…………
淳于越最终失落地离开了,他没办法解释为什么秦国做到了法律公正,官吏清廉,而山东之民仍要造反的原因,秦徭疲不过三晋,秦赋重不过齐楚,秦国给山东带来了秩序带来了安定,却民众不归心,这让淳于越不得不接受皇帝陛下的谬论,山东反骨仔太多。
站在前人的结论的基础上,秦胡亥当然知道秦制的弊端以及山东之民的反因,但真相往往不重要,秦胡亥要的结果是把秦摆在最无辜的位置上,使天下大乱的不是秦而是山东之民。
想到这里,秦胡亥唤来景夫道:“拟诏,令左丞相李斯巡查东郡章邯部后,不次急于返还洛阳,继续巡查左将军王贲部,慰劳我大秦将士。不得推脱。”
“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