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含垢忍辱 (1 / 4)
易水,原不过北境之地不入流的支流而已,自华夏有文明以来始终默默无闻,这一现状直到王喜二十六年,被一个来自卫国的男人所打破。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一曲《易水歌》是八百年古国为求存的最后挣扎。
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就车西去,终已不顾。
时过十余年,三十万燕地子民集结于此国土南界,于侵略者隔河相对。
赵大将军李良面对燕军的明显人数优势并不担忧,在他看来,整个燕国上下都难掩腐朽气息,人数再多也不过是多为自己添几份军功罢了。
赵军甲胄精良,训练有素,而半数之众又为秦庭更卒组成,接受过秦法残酷地训练,而反观燕军基本上都是临时征召的民夫,甚至于百人无一甲,十人有一刃,为了凑齐三十万大军的装备,韩广连燕宫中的礼器都拿了出来,就连臧荼手持的铜钺都是周上公时监制的。
敌强我弱过于明显,整个燕国除了臧荼外怕是没有一个人有必胜的把握,就连韩广都已做好了亡命辽东的准备。
对此,臧荼也不多说什么,他力排众议,率军急进,以轻骑夜渡易水至南岸的一处名曰潇亭的缓坡处,距赵军不足百里安营扎寨。
燕军的主动出击让李良有些措手不及,他没了更多选择,既然燕人敢战,那就战好了。
燕兵虽多,但战斗力太弱,前阵数次交锋竟无一胜绩。
对手如此羸弱不堪让李良心中仅剩的一丝谨慎也消失殆尽,旌旗挥动,十余万赵军步骑混合从三面压进,直扑潇亭。
赵军如潮水般涌来,燕军在臧荼的带领下有序地后退,退过缓坡,退至苇荡,直至退到不断有易水没过燕军士卒的衣甲。
易水南岸,高高的芦苇荡遮住了大部分燕军将士的身影,于苇丛之中,密密麻麻列阵在此。
见已将燕军逼入死地,李良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他站在将台之上,抽出佩剑斜指云端,令旗舞动,十余万赵地骄兵未等列阵便争相朝燕军发起了进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