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 第一条政令 (6 / 6)
楚南雄一边说,司马欣一边写,等他说完之后,司马欣也全都记了下来。随后,右侧执事捧出相印、府印,盖在了羊皮纸上,便命府中书吏誊写传抄,发到内史各县各地。
那些守在典属国院门内外的围观人群,早就已经欢呼起来。十几名侍卫、宫人,在听闻此条政令之后,全都一路小跑着奔回百岁楼,分赴各个楼层、各个厢房,口述背诵起来。
尉缭坐在天字三号房内,听侍卫转述完毕后,便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他端起一碗热汤,放在嘴边吹了吹,说道:“此郑国修渠之法。我王元年,韩桓惠王因惧秦强,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欲耗我人力资财、弱我士卒军伍,谓之曰疲秦之计。”
尉缭说到这里,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喝了一口热汤,随即放下陶碗,荷荷道:“哪知渠成,水冲盐卤之地、浇灌千里秦川。我大秦不仅平白无故多了四万余顷良田,从此之后,更是再无旱涝、年年保收,每亩得粮可达一钟。打韩国用的粮食,全是出自郑国渠灌溉之地。这韩王本欲疲秦、反而强秦,当真要把人笑死!”
蒙毅听罢,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待二人全都笑出了眼泪,尉缭又拿起汤碗,吹了吹,却并未喝下,反而望向窗外道:“楚南雄这修渠之法,虽是走的郑国渠的路子,其本意却不在修渠,而在那每日三餐、每餐斤米的供养。”
蒙毅点头道:“这点我也瞧出来了。明面上是抽丁徭役,实则是给这些人一口饭吃。既疏通了河道,使开春后无干旱之忧,也可保证这些人能熬过冬天。”
尉缭一听,顿时来了兴致,顺手就把陶碗放下了,“这便是为政之道的‘通’,一通则百通。圣贤治国的例子比比皆是,郑国渠更是人尽皆知,可能想到以修渠来养民的,不多。楚南雄这一手,依然是化繁为简。不扯虚的、不搞花的,你给国家干活,国家给你饭吃,于国有惠、于民有利,二者合一,便是难得。蒙毅,你若做了国尉、执掌军政,就该想想如何能够惠于国、利于民、强于军。”
蒙毅点头沉思,久久不语。
尉缭笑道:“此事你回去仔细想想,眼下才只是开始。好好看,这小子定然还有高招。”
还在找"大秦将相
:""看很简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