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 拜君南山 (1 / 4)
此次封赏,九卿之下不受王命、不受诏书,由各府各院自行委任、晋升。
其中,蒙继因伐齐、救灾调度之功,委任为典属国司政院院丞,年俸六百石,已在朝臣之列。可入宫面圣,上书进言。
司马欣因司农府改制、整顿之功,委任为司农府府丞,年俸八百石,已在大员之列。可出入宫殿,与群臣共商国是。
蒙启因屯田之功,晋升为国尉府府吏,监管军中粮草、牧刍事宜。王离因伐齐之功,晋升为王城军都统,掌管咸阳巡逻、治安防务。二者品阶虽然算不上有多高,都是六百石、与蒙继持平,可他们一个监管粮草、一个掌管治安,都是实实在在的要职。官轻权重。
除此之外,还有蒙承、董翳、栎阳县令、高陵县令等人,都在封赏之列。但因不到九卿,所以封赏大典中并没有他们的名字。
九卿之上,则为三公。
大秦三公之列,丞相是第一位。至于第二位太尉与第三位御史大夫,历朝历代,几乎都是空置。如当朝三公,只有丞相王绾一人。尉缭与赢重,虽一个掌管军政、一个掌管邢狱,却并未加封。
而三公之位的最终归属,直接影响到朝堂之上的局势变化。这些东西。。向来是封赏大典的重中之重。
因此,九卿之后,众人全都深吸一口气、目不转睛的向高台之上看了过去。
岁首大庆接下来的封赏,以李信拉开序幕。其进爵大良造,由征北将军升为上将军,赐名国士。
可以说,自此以后,李信已是将军府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了。
其次便是王贲,进爵关内侯,由上将军升为国之上将军,赐名国卿。
王贲本来就是通武侯、上将军,无论爵位或者官职,已经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国之上将军这个职务,与上将军并没有什么区别;至于国卿。。显然是个虚名。
再次即是蒙毅,进爵大庶长,由护军都尉升任国尉,赐名上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