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 张布的两个轴女儿 (3 / 5)
永安七年七月二十五日(264年9月3日),景帝驾崩,年仅三十岁。元兴元年(265年)十二月,葬于定陵。
景帝孙休驾崩后,因为太子只有10岁上下,诸臣请求改立长君,因此,濮阳兴和张布违背了景帝意愿,迎立其侄孙皓为帝。
孙皓(242年——284年),即吴末帝(264年——280年在位)。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
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
赤乌五年(242年),太子孙和的次妃何姬生下庶长子孙皓。孙皓的祖父孙权非常喜爱这个孩子,为他起名叫“彭祖”。
赤乌十三年(250年)其父孙和在二宫之争中太子之位遭废黜,徙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太元二年(252年)又封为南阳王,再迁至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县)。
建兴二年(253年),宗室孙峻又杀死当时执政的孙和妻舅诸葛恪,将孙和押往新都(今浙江省淳安县),随后赐死,孙和正妃张妃也跟随殉情自杀。
孙皓他妈何姬说,“如果都死了,谁来养遗孤呢?”于是,孙皓和他的三个异母弟一起被何姬抚养大。
永安元年(258年)十月,孙休即位,封他的侄子孙晧为乌程侯,并且聘娶滕牧的女儿滕芳兰为正妃。
在前往封地途中,一个叫景养的西湖居民给孙皓看相后说,他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孙皓心里很高兴但是不敢向外人泄露。
永安七年(264年),吴景帝孙休去世,群臣尊孙休的朱皇后为太后。虽然孙休有儿子,但当时蜀汉刚灭亡,再加上交址(郡治今越南北宁市)发生叛乱,东吴国内大为震惊,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
左典军万玉(彧yu)以前担当乌程令的时候,与孙皓关系很好,便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皓,说孙皓才识明断,很有当年长沙桓王的风采。又更加好学,遵守法度,于是濮阳兴和张布说服朱太后让孙皓继位。
孙皓被拥立为帝,时年二十三岁,孙皓即位后,大赦天下,改元元兴。
八月,任命上大将军施绩、大将军丁奉为左右大司马,张布为骠骑将军,加侍中。对诸位大臣班赏,九月追谥父亲为文皇帝,贬朱太后为景皇后,尊其母何姬为太后。十月,吴景帝的四个儿子则分别封为豫章王、汝南王、梁王、陈王,立滕妃为皇后。十二月,封岳父滕牧为高密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