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赵苞面对罹难的妻、母 282 董卓为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81 赵苞面对罹难的妻、母 282 董卓为 (1 / 5)
        赵苞,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山东武城和夏津交界处)人。

        从兄宦官赵忠为十常侍之首,他深以为耻辱,不与往来。他却与他的那位堂兄有着天壤之别。

        赵苞生活在东汉后期的汉灵帝时代,那时,外戚和宦官交替做庄把持朝政,将朝廷上下搞得一团糟,皇帝则醉生梦死,卖官鬻(yù)爵,享受着最后的疯狂盛宴,农民暴动的熊熊烈火正在地下奔腾翻滚,等待着喷涌而出的地穴,而境外的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也正虎视眈眈地觊觎着风雨飘摇的大汉王朝。

        赵苞,他从小就有着“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少年时即以勇武好义,孝顺父母而名扬乡里,并被州郡长官举荐为孝廉。

        东汉时期还没有科举取士制度,读书人若想步入仕途,有两条路可走:举孝廉或举茂才(就是我们熟悉的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为茂才)。

        不久,朝廷派赵苞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担任县令,他终于可以为民造福,为国尽忠,施展一下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赵苞的堂兄赵忠当时已是深受汉灵帝信赖的“十常侍”的领头羊之一,负责掌管朝廷文书,传达皇帝诏令。他和另一个大宦官张让狼狈为奸,把持朝政,把昏庸的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

        许多官员巴结“十常侍”唯恐不及,而洁身自好的赵苞却觉得赵忠的飞黄腾达是赵家的奇耻大辱,不但不逢迎巴结,而且以跟赵忠交往为耻。

        然而,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即使在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也不例外。

        任职广陵的六年期间,赵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而广陵境内则政教清明,年丰民富。

        赵苞的政绩得到了朝廷的肯定,他在熹平六年(公元177年)被提升为辽西郡太守。

        和秦朝及西汉时相比,东汉的辽西郡面积已经大大缩水了,因为原辽西郡的东北部被新兴起的乌桓政权占为己有,而东南部则建立了辽东属国。

        赵苞到任之后,积极修缮城池,训练将士,开垦土地,安抚百姓,整个辽西呈现出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气势,鲜卑等境外游猎民族再也不敢轻易入犯了。

        鲜卑族的酋长知道自己遇上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就开始撇开阳谋玩阴谋,在赵苞周围的人身上花心思。

        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僚制度,地方官到任的第二年就可以把亲人家属接到身边共同生活。不幸的是,当赵苞派人去家乡接老母和妻子时,消息传到了敌方酋长的耳中,于是,他们设下了一个阴险狠毒的计谋。

        那年冬天的十二月,赵苞的老母和妻子乘坐的马车赶到了离阳乐城(辽西郡**驻地)不远的柳城境内(今属河北昌黎),这时,一队鲜卑骑兵忽然现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劫走了赵苞的亲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