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70 孔雀东南飞 (2 / 3)
第二天,兰芝整日默默无语,只是和泪裁衣。忽听得一阵熟悉的马嘶声,出门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兰芝手抚马鞍,一一诉说原委。
仲卿提及当日誓言,二人只好相约“黄泉下相见”,各自回家去了。
仲卿回家后对母亲说道,“今天大风吹折了树木,院子里的兰花上结满了严霜;孩儿的性命犹如西山的落日,母亲今后一人,要多多保重”。
遂再拜长叹而去。
这一天,迎亲的车马格外热闹,新妇已进门。黄昏后人群渐渐散去,夜深沉,万籁无声,兰芝揽裙投水自尽。仲卿得知,徘徊树下,亦自缢殉情。后两人合葬于华山旁。
——我这只是简单的叙说,要一句接一句的翻成白话文,得五千字!
大体意思明白就行了,我们知道了发生在汉末三国初年这么一个悲戚地故事就行了,我怀疑这是“梁祝”的雏形。
从这个长篇叙事诗里我们了解了刘兰芝这么一个忠贞不二的女性。实际上,我们很是推崇这样的女性。女人就应该忠贞不二,因为如果“二”了,就可能有后遗症。
1924年,梁启超为了欢迎印度诗人泰戈尔,在北京作了一次演讲,提到《孔雀东南飞》的写作年代问题。
他说,“像《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一类的作品,都起于六朝,前此却无有。(《孔雀东南飞》向来都认为汉诗,但我疑心是六朝的,我别有考证。)《佛本行赞》现在译成四本,原来只是一首诗。……六朝人几于人人共读。那种热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输入我们诗人的心灵中当然不少,只恐《孔雀东南飞》一路的长篇叙事抒情诗,也间接受着影响吧?”
梁启超说的“别有考证”后来也未见发表,倒是发表了否定自己的看法。
他说,刘克庄《后村诗话》疑这诗非汉人作品。
他说汉人没有这种长篇叙事诗,应为六朝人拟作。
“我从前也觉此说新奇,颇表同意。但仔细研究,六朝人不会有此朴拙笔墨。原序说焦仲卿是建安时人,若此诗作于建安末年,便与魏的黄初紧相衔接。那时候如蔡琰的《悲愤诗》,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都是篇幅很长。然则《孔雀东南飞》也有在那时代写成的可能性,我们还是不翻旧案的好(见《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后来仍有不少人主张《孔雀东南飞》作于六朝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