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首战告捷 (4 / 5)
张自强也把石头放在路边,走过来把背壶递给孙良才:“来,孙大哥,喝一口吧。”孙良才接过背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
张自强仿佛看出了孙良才的心思,接着说:“孙大哥,没事,你第一天干活,这已经很厉害了,我第一天干活也觉得浑身难受,慢慢的身体能承受了就好了。只要功夫深,铁杵才能磨成针,干活也一样,只要坚持不懈,身体慢慢就能承受劳动强度,到时候你就不会觉得累了。”张自强一副老师的模样。
“张老师,学生又受教了。”孙良才拱手作揖,哈哈笑道。在生活上,在劳动上,张自强真不愧是孙良才的老师,教会了他很多方法和道理。
俩人歇了一会,重新上路了。这一次,孙良才不再着急追求速度,而且把每一步都走稳当了,不紧不慢地向上爬着坡,果然感觉没有之前那么累了。等他们到了学校操场边,把石头放下,往山下一看,出工的乡亲们也都已经忙开了,有的背着石头,有的扛着石头,正费劲地爬坡呢。
孙良才和张自强重新仔细地审视起了学校的操场,操场三面是三间大瓦房,靠着村子的这面大约有三十米是空的,需要砌两个很长的大花坛。
不一会,张国柱带着石匠和瓦工都到了,李志前和王学国也在其中,孙良才迎了上去,一边比划着一边说:“张大伯,李叔叔,咱们在这,正对着路口的地方,左右两边各砌两个一米见方的小花坛,咱们种上一颗桃树,一颗李子树,寓意着三河村小学将来桃李满天下,两边再各砌一个十米长,一米宽的大花坛,到时候什么都能种点,您觉得怎样?”
张国柱转身问身后的王学国:“孙老师说的,你们觉得怎么样?”
“没问题,就按孙老师说的干。”王学国答道,瓦工中数他年龄最大,他率先回答,“不过我觉得十米长可能不牢固,我觉得砌两个五米可能会好一些,中间稍微隔开点。对了,孙老师你没说高度,照我看,八十公分高应该差不多。”王学国从自己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张国柱对孙良才说:“孙老师,这个咱就听王大伯的,他可是三河村最好的瓦工,村里的瓦工都是他的徒弟。”
“嗯,张大伯,王大伯,您们都是专家,刚才听王大伯这么一说,受益匪浅,全听您们的。”孙良才诚恳地说道。
“行,那咱们就准备开工。”王学国回头对着身后的石匠和瓦工吩咐道。
所有人即刻开工,各司其职。乡亲们已经一趟趟地往操场边运送石头,不一会就对了一大堆。石匠们拿出大锤和锉子,将石头尽可能打磨得光滑平整些,方便瓦工使用;瓦工打桩拉线,平整地面,做着砌垒的前期准备;孙良才和张自强跟随剩下的人和着泥,传送着工具和石头,所有人都在为最后的砌垒做着充分的准备。
大家齐心协力,如同一条生产流水线,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石匠们把石头打磨得差不多了,瓦工们也把地面平整好了,几个瓦工便开始分头砌开了。随着打杂的乡亲们将一块块打磨过的石头和一桶桶的和好的泥递到瓦工手里,一根烟的功夫,两个种树的小花坛便已完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