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逃难之路 (1 / 7)
小伙子叫张万东,17岁,在长春围困战中,他们一家人恰恰在长春城内。
那时的长春粮食供应几近断绝,饿殍遍地,惨不忍睹。
他们一家随众踏上了逃难路。
回想那九死一生的逃难经历,不仅潸然泪下。
长春地处东北三省的中枢,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了“伪满洲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新京”。
他们家的住处离新京火车站很近,距满洲铁路医院(简称满铁医院)也不远。
记得,他和哥哥那时候在大和通小学读书,每天放学后,他和哥哥便拿着铁钩、篮子去火车站捡煤渣(煤核)。冬季生炉子用。
他的父亲在一家名叫金泰的日本蔬菜部打工,早出晚归,薪水勉强够全家吃上高粱米。
日本投降后,**军占领了长春,之前的四平之役,战斗非常惨烈,国共双方四进四出,以**军全面溃败而告终。
随后**对防守在长春城的**军队形成全面包围,切断了空中运输,要进行长时期的军事围困和经济封锁。
这使得长春城内**守军的粮食、燃料极度匮乏。长春市民也未免忧心忡忡。。粮食眼见所剩无几了,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他和哥哥很早就停学了。
大和通学校被**守军占作战时医院,那时,长春有市民40多万,加上守军,共有50多万,吃饭成了大问题,于是,**守军就挨家挨户地去搜,去抢,三斤黄豆不嫌多,一斤高粱米不嫌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