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担忧 (2 / 3)
家里依然是没吃的,街坊邻居生活也困难,就是想借粮都没处借去。为了让孩子们活命,三元不得已,让当时只有十四岁的二女儿二妮儿嫁了人。又把已经没有奶水吃的小儿子送了人,直到现在也是生死未卜。
庚辰不明白自己天天累死累活的干,一直到了今天,为什么吃的还是如此的紧缺?一年到头一家人也只能分到一袋多小麦、几袋玉米、几袋山药(这一片人们把红薯俗称“山药”)、还有少许的杂粮。
对于这一大家子人来说,那一袋子的小麦少的何其可怜?白面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舍得让家里的小孩子吃上一顿两顿的!大人也只不过是品尝几口,回味一下其中的滋味!让一家人都知道,并且记住天下还有这么好吃的食物。平时都是玉米面饼子、山药面饼子、榆树山药面团子……
只要是能吃的,辛花都拿了来做了吃。为了让大家吃饱,也真是难为了辛花。
平时玉米面饼子是最好吃的,可是那几袋玉米还要有大半儿的用车装了,去山区人民手里换来山药片儿、高粱面儿等等次一些的食粮,才能糊弄着过上一年。
可为什么偏偏宋家村好像不是这样,一下子就能磨那么多白面?庚辰想不明白,三元和辛花也想不明白!
古槐村的村民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舍得拿了家里的一点点儿小麦,去村子里的磨坊里磨面。一次也就磨个二三斤、四五斤的。就这还要精打细算着,等过年过节了才舍得吃上那么一点儿的!
一下子磨多半袋子的白面,三元与辛花想都不敢想,就算辛花不想跟三元过日子了,也不能像宋家村村民一样,随时随意地拿出那么多的小麦来磨面!
时间慢慢过去,等孩子们放了学,梓亭和鸾凤也收了工回来,梓亭看到大哥庚辰打趣儿地问道:“哟,哥回来了?人家姑娘长的咋样?这次觉得有成儿不?”
“长的还可以,就是不知道人家乐意不乐意!”庚辰老实地回答着。
梓亭还想问,辛花打断了两兄弟的话。“好了,甭说了,洗了手快吃饭吧。”
梓亭与鸾凤一看,庚辰和老两口儿的兴致都不高,识趣儿的洗了手、端了饭,回自己屋里吃饭去了。
吃了饭,休息了一会儿,翠英依约前来。梓辰与俊梅上学去了,庚辰与梓亭也要去上工,本来鸾凤也要去的,可看到翠英来了,因为好奇打算耽搁一会儿才去,就先去了北屋听辛花与翠英说话。
三元坐在椅子上抽着烟,也仔细地听着。因为从庚辰上午说的话里,三元与辛花听出自家与杨老太家生活上的差距。辛花就想了解的更清楚一些,所以一番客套以后,等大家都坐了,辛花就向翠英询问她娘家人的生活情况。
翠英好像知道辛花有此一问,从容说道:“叔、婶,先不说我娘家。肯定是您二老听我兄弟说杨老太家的生活条件比咱家强了,就怕这门亲事做不成;或者担心将来人家,跟咱家庚辰的这个日子过不下去!我说的对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