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草屋”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草屋” (3 / 5)
        正门门里向南是一排马棚、牛棚。在临门的那间牛棚前正东七、八米远是一个凸起的辘轳井,是当初建造这个大院时,为了方便各队的牛马饮水挖的。也是附近村民的饮水井。

        门口北侧第一间是一个值班室,向里有六大间贮藏室,分成三个房间的贮藏室里分别放满了三个队里的农具。再向里走是两间油坊,村民一年吃的油,都是从这两间油坊里挤好,按人头分发下去的。

        油坊门前有五、六米的一块闲地,往东依次是临着北街的两间村长办公室、三间会议室、五间大车车棚。

        再往东一段距离是一个角门,角门门口西有一棵斜长出去的洋槐树。不太高的树叉上挂着一口钟,是村里有事儿集合村民用或者上工时间才敲响的。

        南边相对着也有一个角门,角门西侧并排着几间南屋。是村里乡亲都离不开的磨坊、豆腐坊、粉条制作坊等等。

        这南北两个角门,是为了方便南街和北街的村民,分粮食时进出用的。

        中间剩余的面积就是一个大广场。现在广场上有好几垛柴火,是喂马、喂牛用的,有玉米秸垛、谷子桔(马、牛最爱吃的,俗称‘干草’)垛、还有各种晾干了的豆蔓和茅草,村民统称这些为“干草垛”。

        别看现在的广场挺空旷的,可是一到了麦收或秋收时节,粮食多的根本就堆不下。

        像这样的广场一共有三个,每个大队用一个。另外两个广场在村外分别挨着自己队里的田地,因为三队的田地离村子比较近,一开始三队的广场就建在了这里。

        那两个广场因为离村子远,为了牛和马的集中管理,以及村办公室建在这里的原因,三队广场的基础设施就多了去了。另外两个广场就只有两间简陋的草屋作为临时办公用。

        不管是因为草屋的存在,还是因为那几垛干草垛的存在,村民俗称这样的广场为“草屋”。

        这时有一群孩子,从北角门跑进来,笑着闹着来到几垛干草垛之间去捉迷藏。

        孩子的吵闹声让梓亭皱了一下眉。

        孩子们也都懂得这些干草是村里牲口一年的口粮,所以玩耍归玩耍,谁也不会放火。

        只有村里村民做饭用的柴火经常被点燃。如果做父母的知道是自己家里的孩子给点着的,逮住了那也是一顿胖揍。否则会让别人以家教不好、护短等为借口,指责的体无完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