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子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引子 (1 / 3)
        大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自洪武大帝朱元章驱除鞑虏、鼎定中原,建立明朝(公元1368年)已逾二百五**。

        明时期君主**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建立内阁制度、设立厂卫**,加强了**主义中央集权。

        明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明朝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第三产业空前发达。

        明朝统治着庞大的人口数目(虽几经战乱,到天启年间依然有九百八十万户,五千一百五十六余万人)。

        但自明英宗时期的“土木堡之变”(公元1449年)后,帝国政治平衡被打破,渐入下坡;帝国政治开启争斗模式,皇帝与文官、文官与文官、文官与太监彼此争斗不已;虽经“隆庆新政”及“万历中兴”短暂中兴,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已陷入困境。

        在政治上:由于与文官争斗多年而感到厌倦的两位皇帝“嘉靖”及“万历”的消极怠政,文官集团彻底做大;政府官员腐化严重、派系林立、相互攻伐,明廷陷入空转。

        在经济上:万历时期的连年战争(宁夏之役、朝鲜之役、播州之役、明缅战争及萨尔浒之战)耗尽了帝国财政资源,国家财政仅靠农民的农税支撑,以无力维持日渐增大的军费开支。

        军事上:帝国内部矛盾激化,土司叛乱、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外部边境敌人虎视眈眈,蒙古骚扰、满清寇边、西夷蚕食。

        特别是万历晚期到天启初期,党争愈发激烈,竟然在最讲究礼仪与秩序的明朝宫廷发生了匪夷所思的“晚明三大疑案件”。

        由此东林、阉党、边患、民变、兵变、抗租、自然灾害等频繁出现大众面前。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那么**后(公元1644年),明朝将在农民起义、满清寇边、自然灾害(小冰河期)等“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徐徐落幕。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不知道是不是全球小冰河期的影响,

        欧洲各国此时正经受后大航海时代的“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并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攻击不同阵营国家的殖民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