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彼岸 第五章 往 事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卷 彼岸 第五章 往 事 (1 / 3)
        五军都督府是大明的最高军事管理机关,统管大明各类军事力量;国防部下成立了陆军部、海军部及武装部(统管各省国民警卫队)只负责人员选拔和晋升,协调五军都督府与内阁各部的工作。

        参谋本部依据前线部队的要求草拟命令上报到秘书司,经过皇帝批准后下发;一声令下,河西走廊沿线各堡守备部队、炮火被抽调大半,只留下几个府城配少量火炮,其余悉数调往西域各地;可就是这样缺口还是很大,没奈何由总装备本部发订单到皇家事务管理署相关部门要求增加火炮数量,皮球自然又回到内宫手里。

        内宫拿到五军都督府订单,对照原订单修改存档,另发文到各地制炮厂加紧生产补货;剩下最后一步就是买火炮的钱,这个好办,在大明皇家银行几个账号之间转来转去,那也是从左口袋移到右口袋,中间支出了购买原料消耗和人员薪水消耗。

        大明火器与火炮调运如同粮草转运,不会直接配送第一线,而是间接接力传递;五军都督府后勤本部下文件到配置在各地后勤军站,一般也是各军部所在地,在那的后勤人员依据库存和属地的信息安排物质转运,所缺的部分相邻军站会转运过来。

        至于库存数目防止作假,一般账目要参谋官、后勤官、军法官等三方按月检查核对数目,火炮还要增加东厂的人员四方检查核对,每个季度皇家**的人会检查。

        不谈这些细微琐事,咱们回过头来看,西线无战事!

        西域的明军肯定是以压迫身边的准噶尔部生存空间为主,对“遥远”的叶儿羌汗国与哈萨克汗国只是渗透,施以文化与经济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安排,势力使然!

        进入西域的大明皇家陆军第二军共五个镇,全三旅编制的三个骑兵镇与两个步兵镇,加上军直属旅与教导营,差不多七万五千余人。

        五个镇中,骑兵第三镇、第七镇被分别部署到乌苏和阿尔泰山脉南麓(今新疆富蕴县周边)应对准噶尔部,步兵第七镇防守哈密与吐鲁番一线通往关内的后勤线,步兵第二镇、骑兵第七镇则布置在**周围,防备的就是叶儿羌汗国的突袭。

        新组建的第八军要假想敌其实也是叶儿羌汗国,所以在靠近叶儿羌汗国边境地区甘肃安西府部署了骑兵第二镇,在青海德令哈地区部署了步兵第十六镇,不过这两镇没有满编,都只有两旅编制属于防御兵力。

        说到西部军力部署,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

        崇祯帝朱由检在平凉府崆峒山遇刺,刚经历青海叛乱给的压力,气急败坏的情况下,断然下令第八军新组建两个镇,将驻扎中原地区的第六军扩编到四个镇。

        皇帝陛下忘记了之前的军事部署,可五军都督府没忘,命令第八军在兰州新组建的骑兵第十二镇、在西安新组建步兵第二十四镇;军驻地在石家庄的第六军则改到更加中心点的河南开封,没有不顾实际的扩编成四个镇,番号还是原步兵第二十二镇与步兵二十三镇,只是由一旅编制扩编为两旅编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