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粤乱二 (1 / 4)
热火朝天的南海县佛山镇却慢慢变得的冷清,最终无人问津,连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老客户最终坚持不住而离去。
官府的火炮订单早没有了,早期被奉若神明的佛山造火炮,听说正被从南京运来的火炮淘汰,原来的火炮都需回炉重造!
早先“龙旗镇”来佛山招工,手艺精湛的铁匠不仅嗤笑“北佬”的无知;几个大家族把住的“堂口”(类似行业工会的组织),更不允许内部比较穷困的铁匠另谋生路,如今这状况该如何办?
穷则思变!这是句老话,可放在这时候的佛山,对也不对!
对!是指现在的佛山因铁而盛,因铁而落,许多与他相关的产业连同一起衰落,找得到门路的,前往省城另谋出路,找不到的在家熬日子,是苦!
不对!大明爆发“工业革命”大势不可逆转,在某人“开挂”作弊下,有加快趋势;工业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这些手工业者要么投入这个潮流,要么被淘汰出局,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
有人并不这么想,才出了前文出的事,搞得人头滚滚落地。
佛山的铁匠没本事造反,这事不由他们作主,他们只是大族手里的棋子,大族又是谁的棋子?
背后还有人,不是所有人对大明都抱有好感,至于是谁?待慢慢道来。
佛山位于广州西南十六公里,沿西、北江南下、东来的船只必须先经过佛山,才能进入珠江、进入广州。
早在宋代,佛山即因优厚的地理位置发展成商业聚落,到元代,佛山已是一片“骈肩累迹,里巷壅塞”的热闹景象;至元末,佛山本地已产生霍氏、冼氏、陈氏、梁氏、李氏、伦氏、赵氏等诸多豪族。
有明一朝,冼氏、霍氏、李氏、陈氏等“四大家族”皆为冶铁大户,拥有庞大产业;以致明末时有人戏称“佛山地接省会,向来二、三巨族为愚民率,其货利惟铸铁而已。”
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佛山的冶炼被几大家族巨头控制,这些百年豪族,在当地有庞大的关系网;一般人贸然进去,只怕会尸骨无存,这就是江湖上说得“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没点势力后后台还真做不成事。
面对“龙旗镇”的铁器的“低价倾销”,佛山铁器自无人问津,行业一厥不振;豪族以此谋生百年,又如何会坐以待毙!聚集苦思对策,竟无计可施。
究其缘由豪族各怀心思相斗多年,骤然要合资同谋大业也是难上加难。
可事情得解决啊!毕竟各“堂口”有人要吃饭,于是有人便想出“锁江”禁止货物流通、“黑吃黑”这样的“馊主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