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卷 扬帆 第二十六章 乱世二 (1 / 4)
崇祯七年也是多事之秋,大明崇祯帝朱由检突发奇想,推动大明深层次变革同时,准备发动战争教训一直不服管教的喀尔喀蒙古各部。
由于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加上“思虑不周”措施失当,结果变革引起社会动荡,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引发了激烈的社会群体冲突;事件虽因老“东林”领袖投诚而渐渐平息,最后还是引发了一场兵变的闹剧。
南面突然冒出的**,牵涉了大明上下太多的精力,导致北伐漠北蒙古计划胎死腹中;只不过顾忌年轻皇帝脆弱的脸面子,大家不愿提及而已。
只是江南的冲突也有“意外之喜”,面对困局的“复社”终于发现朝廷机构中一个“腐朽”的部门——教坊司。
这个部门与朝廷倡导的妇女解放、禁止“卖身契”相冲突,对它进行了激烈抨击;支持改造“儒学”的学生与工人这次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出奇一致将矛头对准“腐朽思想的最后一个堡垒”,对它进行无情的批判和攻击。
大家别误会,不是要取缔整个“娱乐业”,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全取缔了大家都没得玩,也不是攻击者的初衷,他们没那么“二”。目标是将“罪官妻女没入青楼”这个“腐朽落后”的做法。
面对**般的攻击,慌得内阁连忙发表申明,自崇祯三年起,已再无“罪官”妻女被迫进入“教坊司”从业;进而宣布大明百姓一律平等,取消“贱籍”制度;官府不再控制青楼产业,将教坊司打造成专门的“娱乐业”管理部门。
当然也没有一刀切,北京、南京等两地还是保留了专门的专业歌舞团体,毕竟还有很多重要场合需要表演,少了还真不行。
说完南方再说北方,北方同样不太平。
现在的大明要征服喀尔喀蒙古是件极其轻松的事,大明自己明白,喀尔喀们古各部也明白;这层窗户纸到现在之所以没捅破,是大明这几年都在练“内功”,强身健体才能与顽敌过招;喀尔喀各部与卫拉特各部也在合纵连横,寻找合适的盟友,对抗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明朝。
喀尔喀各部不愿内附,也是各位“汗王”的私心作祟,毕竟“山大王”也是“大王”,招安以后的事情都不好说,从“齐天大圣”变成“弼马温”,也不是只在书上才发生。
好在大明目前还没那么“无耻下流”,漠南蒙古与女真各部的安抚工作基本上还算可以,各地算是大明版“自治区”吧;也是因为这样,才引发走投无路的布里亚特部与喀尔喀车臣部先后内附。
养心殿的军事会议一直开了三天,接着在崇德殿政事会又是两天,经过五天的讨论,北方防御构架及军事部属调整才初步定下来。
开完会朱由检整个人都快散架了,头也不会摆驾去了颐和园,想在那调节下心情;因为中秋节一过,又得去承德与蒙古、女真的各位王公贵族把酒言欢,畅谈理想,顺便还要看看自己几位国舅,这活可不比朝堂的轻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