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黑 水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黑 水 (1 / 4)
        第十八章黑水

        新运动和备战在大明如火如荼的开展,让咱们先把目光移到大明最北面。

        外兴安岭是区分勒拿河流域与黑龙江流域最大天然屏障,以北为勒拿河流域,以南为黑龙江流域。

        黑龙江河有条支流叫精奇里江(现在**结雅河),发源于外兴安岭南麓,流经山地、山间盆地、高地平原和结雅—布列亚平原,最后汇入黑龙江。

        其下游与黑龙江的汇集处,索伦部达斡尔左卫的卫所所在地,一座新的城市真冒出地面,这就是新设立的西兴安岭省会海兰泡;两河交汇处那座大型棱堡已修建完成,棱堡内中式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美丽。

        海兰泡与庙街、羽水(现共青城)、伯力、三江(同江)、瑷珲、雅克萨、漠河等八座中、大型棱堡,是大明控制黑龙江的重要据点,也是重要的贸易据点;每年四月到九月半年的通航期,江上来往船队穿梭不断,运送着各堡所需的物资及收到的各类货物。

        经过四年的发展,八座棱堡已建设完成;堡内建有学堂、庙宇、衙门、商铺及住宅,主这些棱堡除了是驻军及屯垦部队的居所,也有不少内地过来冒险者住在里面,必要时还可以成为商队及周围部落避难所。

        每座城堡驻扎的正规部队不多,最多一个连队,配备十来门火炮,主要防卫还是由屯垦的部队承担;这么点人防卫周围部落的叛乱搓搓有余,防止北方的入侵者同样轻松。

        至于为何要将兴安省一分为二,变成两个独立的行省;主要是区域太广,人口稀少,原省会伯力离外兴安岭实在太远;预示到会出问题的皇帝及时做了调整,将伯力调整为支点,将海兰泡与羽水城变为省会;同时加大移民与建设力度,加强对北部地区的管控力度。

        黑龙江流域布防都这么稀松,一年一次的北部巡视,又怎么能阻止罗斯人对外兴安岭的渗透,更不能阻止不在行政管控区域的勒拿河流域的丢失。

        好在北巡的人才发现罗斯人已渗透到外兴安岭南部,一场有组织的“狩猎”开始了。

        厚重的寨门破了几个大洞,耷拉着脑袋半躺在地上,破洞边没有燃尽的火苗在微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终于坚持不住,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变成淡淡几缕青烟消失在空中。

        残破的原木寨墙上挂着几具罗斯人的尸体,兴高彩烈的索伦部人将尸体从寨墙上取下;上下摸索着搜刮一通,将值钱的东西塞入腰包,挥刀熟练的将头砍下,随意的将血淋淋的头扔进一个藤条筐里,再去搬另一具尸体。

        寨内泥泞的地面上,几具无头的尸体倒在血泊里无人看管,凌乱的脚印从大门开始往前延伸着,脚印的尽头是四、五栋低矮的简易木屋;木屋的大门早已不知去向,欣喜若狂的索伦部人正在往外搬着一捆捆貂皮、熊皮、狐狸皮、鹿皮等皮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