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昆明(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昆明(上)
        十月晚秋,迟迟未能入睡的不止庞岳等人。

        昆明平东王府,深chu的一间屋舍灯光依旧,孙可望负手窗前,目光犹如ye空中茫茫星汉一般深邃、辽远,任由一桩桩往事在自己的脑海中浮现,或一闪而过,或停驻liang久、宛如昨日。

        他本名孙可旺,早年投身西营,被八大王张献忠收为义子,改为张姓。义兄弟共四个,他为最长,以下还有李定guo、艾能奇、刘文秀三位义弟。兄弟四人跟在义父张献忠麾下常年征ZHAN,经历过的惨烈拼杀、见过的尸山血海不计其数。而在这一系列血xing残忍的杀伐、淘汰中,他和三位义弟也很快成长起来,成为了张献忠的左膀右臂,可以du当一面的将才。

        那些年的经历是孙可望永远都不能忘却的,西营和各LU官军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有时候是西营击败了官军、斩将夺旗,有时候是官军像撵兔子一样追着西营一LU狂奔,LU上死尸相枕、liu血漂橹。总之,杀戮是永远的主题,任何人过这种日子过久了,哪怕睡觉都是睁着一只眼睛。

        张献忠曾率西营接受过明廷的招降,但很快又重新起事。也有几次,西营被官军追剿得陷入绝境,人马折损大半。不过由于朝廷**、四chu民不聊生的缘故,张献忠每次脱离险境后振臂一呼,又能迅速将队伍补充满员。

        双方打打停停、你追我赶、四chu拉锯,西营屡遭重创、最chu起事的老弟兄十不存一。却又曾掘了大明皇帝的祖坟,捕杀了众多的各地皇亲宗室,bao括追剿西营最积极的大学士杨嗣昌在死后也没能逃脱报复。细细算来。谁也没有占到便宜。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崇祯十六年,张献忠于襄阳正式建号称王,建立大西政权,随后挥军入川、屡败官军,逐渐控制四川大部,并于崇祯十七年十一一月在成都称帝、建guo号大西、改元大顺。其时,崇祯帝早已自缢煤山。明廷的中央统治土崩瓦解,散落各地的明军和地方政府失去了主心骨,对西军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那段时期。孙可望总算松了一口气,四chu征ZHAN、颠沛liu离多年终于站稳了脚跟。他甚至已经想到了之后大西东进中原、与李自成等群雄争夺天下的宏伟蓝图。

        可惜天不遂人愿,没过多久,清军攻占了陕西。李自成彻底失去了最后的根据地。北地诸省很快归入满清之下。

        去年年chu,清廷委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与吴三桂等统率军征讨四川,由北而南向大西军扑来。与此同时,明大学士王应熊、川陕总督樊一蘅亦督率川东、黔西明军由东而西进攻,连克叙州、重庆等地,进逼成都。陷入两面夹击的张献忠迫不得已,击退了明军的一次大规模攻势之后。放弃成都率军北上全力对付南下的清军,最终却于十一月在西充前线被清军暗箭射中身亡。

        义父张献忠死后。孙可望接过了大西军的领dao之责,收拢败军转入贵州,随后又与义弟李定guo等人诛杀了制肘大军行动的宰相汪兆龄一系,尽收大权,并均改回原姓,实行了四将军执事体制,而身为长兄又读书识字的孙可望自然chu在了首位。

        掌握了大权的孙可望一面享受着权力带来的快感,一面殚尽竭虑地寻求出LU,革新体制、鼓舞军心士气,修养元气的同时等待着转机的出现。今年年chu,孙可望摸清了云南的虚实,与三位义弟商量过后,决定借沙定洲叛乱、明军自顾不暇之机率军jin ru云南。

        今年三月,大西军打着为沐氏复仇的旗号正式jin ru云南,一LU势如破竹,痛击沙定洲叛军如屠猪羊,四月占领昆明,同时兵分多LU,一边继续追剿沙定洲叛军,一边攻打不肯投降的明军。时日不长,便有捷报频传。

        沙定洲夺位不正,其部兵马自然人心尽失,一LU败北毫无还手之力,比落水之狗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大明方面,则由于沐家世代镇守云南、威望非同寻常,各地军民士绅皆服从之,大西军若仅用武力恐难以彻底解决问题。

        八月,考虑到当前形势,为收取境nei各地的大明士绅官兵之心、尽快稳定局面。孙可望决定与金沧兵备道杨畏之等明政府官员谈判后达成协议,取消大西guo号,改用干支纪年,换得杨畏之等人归附。九月,又让四弟刘文秀率军进抵永昌府,以“共扶明后,恢复江山”为条件与沐天bo达成协议,争取到沐天bo归降。

        到上月底,除了阿mi州、蒙自一带仍在沙定洲手中,云南全省几乎都纳入了大西军的实际控制之下。领dao体制依旧为四将军共同执事,孙可望称平东王、李定guo称安西王、艾能奇称定北王、刘文秀称抚南王。

        虽然在名义上四兄弟地位大致相当,但由于孙可望最为年长、学问最多,率军成功收取云南也使得其个人威望水涨船高、达到了一个顶峰,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公认的盟主,主持起了全滇的军政重务。

        执掌大权的孙可望也逐渐表现出自己的治军理政才能。政务上改革大明旧制、惩治贪污**;经济上改变张献忠时期的过激政策,收取原大明各卫所军田以及部分民田,设立营庄、实行军屯制,放弃对地主士绅的无条件抄掠,改为减少田租数额,减轻农民负担。保护民间各类自由贸易,发行铜钱,加强对盐业的控制等等;军事上整肃军纪、加强军队训练、改善军需供应;同时注重与地主士绅与各地归降土司的团结,保护宗教设施,整顿地方治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