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 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最让人心疼 (3 / 7)
他极力压抑天性、假装乖巧,逼不爱读书的自己“一直在学习”。
他缺乏安全感,房间里贴满横幅督促自己努力,生怕暴露不被大人接纳的自己。
当他终于改造成“别人家孩子”苟活于世,却痛苦地发现,真实的自我被迫在陌生的世界里风雨飘摇。
因为父母的私欲,孩子竟然被逼成一个赝品,活成一座孤岛,何其可悲?
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而攀比,犹如一盆冷水浇在孩子熊熊的生命火焰上。
我们以为它能鞭策孩子走向更高处,却不曾想到,当孩子的驱动力来自于攀比,他将活在别人的阴影里,丧失真实的自己。
比落后更可怕的,是孩子痛苦、自卑的度过一生。
过度期待,让“亲子关系”剑拔弩张
有人说,父母要成为容器,允许孩子的活力自由流动。
现实中,我们却常期望过高而给容器加塞,让孩子窒息,把亲子关系拖入绝境。
曾有网友分享了一段亲身经历:
父亲错过了高考,就把名校梦寄托在我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