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九) (2 / 3)
普益对我爸很尊重的。孔腾点着头,我爸去世后,他来孔家行走,还常提起我爸,是有心人。这跟孔腾之前的欲言又止和复杂的表情是矛盾的。周寻弄不明白孔腾,但他没问,他相信孔腾不是故意的,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种矛盾。
孔青虬提到孔丹生以前是乡干部,是扶持过郑普益的,周寻把思路转到这个身份上去,他直觉这身份无论对孔丹生还是对郑普益,都很重要。
可以这角度作为入口。周寻对孔青虬说,要了解乡干部,当然要到老百姓中走一走。
你不当政客可惜了。孔青虬嘲讽周寻,很能玩弄人术。
周寻和孔青虬到四乡八寨逛了一圈,周寻顶着报告文学作家的身份,说要写些关于优秀乡干部的文章,正在走访,收集材料,想了解孔丹生和郑普益。
村民们比周寻和孔青虬想象的热情得多。几乎争着讲,有听来的,有亲身感受的,各种笼统的“大事”,各种庸常的细节,各种个人评论……
如果真要写文,加上我的想象力,收集到的可以写一本书了。周寻对孔青虬说。他将收集到的做了个大概归纳。
孔丹生很年轻就当了村长,接着是乡长,当得极出色,用四乡八寨那些村民的话说,碰上那样的干部,是这个乡上辈子积了德。说乡人间有什么过不去,经孔丹生的处理调解,没有不服的,哪一家有什么难处。。孔丹生没有不想法帮忙的,没有哪一件事不为乡里人着想的,他当干部的时候,乡里没有一个闲人,乡里的堤坝沟渠路面都修得好好的,帮乡民到上面出头出面,乡里人连白事红事都求他帮忙打理,他没有推托的。孔丹生不单用心做,要紧的是懂得怎么做,总有很多新点子。孔丹生对整个阳升乡是有规划的,他脑子里有一张蓝图,想将阳升乡构建成理想的样子。乡民对他的那张蓝图深信不疑,认定如果孔丹生不是去世那么早,他的规划完全有可能实现,阳升乡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片乐土。
郑普益年轻时是孔丹生一手带出来的,他做事用心,也做得好。。说形象点,他是孔丹生的左臂右膀。孔丹生去世后不久,郑普益成为乡长,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他面前,总要提到孔丹生,在他背后,提到他也必提到孔丹生,好像他是孔丹生的影子。
孔家是乡里最大的家族,威望一直极高,只是孔丹生去世后,没有真正撑得起来的人,渐渐没有了之前的影响力。郑普益所在的郑家也是很大的家族,和乡里其它家族一样,很早就分散为一个个小家庭,但近些年,因为郑普益,因为郑普益有一个在外面挣了大钱的弟弟,郑家的声望越来越高,但不管怎么高,乡民还是习惯性地要提孔丹生。
谈到郑普益,乡民们有些含糊,他们承认郑普益很用心,和年轻时一样有干劲,但他的干劲像过了头,绷得紧紧的,心急了些,老想着一下子办很多事,有些事情也办得有点乱,有时乡民觉着他的法子不好,郑普益是不愿意听的,硬让人照着做,有的乡民抱怨累,有的抱怨白花心力。根据归纳出的这些情况,周寻开始分析:
孔丹生是当领导人的材料,还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对于郑普益,是对后辈的扶持。
对孔丹生的培养,郑普益心存感激?感激应该是有一些的,但郑普益一直被拿来与孔丹生相比,被遮蔽在孔丹生的阴影之下,孔丹生去世多年后的今天,他极努力,但仍没法改变乡民们的看法,没有得到完全的承认。对于孔家,对于孔丹生,他的感情应该是复杂的,微妙的。这种复杂与微妙往往会变成极大的力量,在人心最深处发芽、成长,给人的言行和选择生发出很多可能性。他的心急是那么明显,连乡民都感觉得到。这种急很有可能促使他做出某种极端的选择。
周寻将这些分析列在本子上,孔青虬拿着本子,两页纸看了许久,说,人在你这里变成一道道题,你设X设Y地解题,把人分成一步步,连我这个最理性地身体现实主义者都不舒服了。
所以说,你的理性里还夹杂着没逻辑的感性,这些感性的东西像丝状物,嵌杂在你的理性思维中,几乎是无法剔除的。而我虽然着迷于人心,对人的情绪。。但我的也带着理性,这种理性让我能保持清晰,能用你们“科学”方法分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