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订婚
这天肖卫东把自己收拾的整整齐齐,带上父母、三叔三婶、堂大伯堂六叔七叔、媒人还有帮忙挑聘礼盒的四个亲堂兄弟,一行十二个人开了四台车,浩浩荡荡地赶往姜颜家。按照昭阳和姜颜那边的风俗,订婚时是要家中长辈带着媒人一起上女方家去的,人数随意,越多越好,不过一定要是双数。因为还在小长假,亲弟弟肖卫南和几个堂兄弟都有回来,正好赶上了肖卫东订婚。
肖家现在除了肖卫东有车,堂伯肖春贵、堂叔肖冬贵都有车,肖春贵是个面包车,肖冬贵是台轻卡,平时剧团拉器材用,这次刚好派上用场。
根据城浦苗家的传统习俗,订婚需要六礼或者十二礼,当然是根据家庭条件来,条件一般的六礼,有条件的也可以十二礼,肖卫东当然直接上十二礼:两只鸡、两只鸭。两条鱼。两扇猪肉,四个饼盒,八包面条、八包糖,四条烟、四瓶酒、四色水果加上鞭炮礼炮之类,满满当当装了一大车。其他比如聘金、首饰盒,酒席礼、压桌礼、媒人礼自然都是肖爱国两口子随身携带。
昭阳市夜间的时候下过一场秋雨,但是秋老虎依然凶猛,气温还是有点高,昨晚下的那点小雨早就蒸发的无影无踪,去往城浦的国道灰尘依然厚重,直到车队进去城浦县的山区地界后,路边的风景才一下子明亮了起来,徐徐的炊烟和雨后的瓦屋静谧如画。
几滴七彩雨珠儿正挂在乡道两边的树梢上,引来无数鸟声吱喳。寂寂鸟语里,偷看人间风物的太阳仿佛羞红了脸,目光流转处,染赤半天璀璨。山外燥热但山区却还有些清凉。路边山谷里的颜色还留着夏天的气息,一派花团锦簇,肥红瘦绿,是城里全然见不到的风景。从汽车的窗外吹来的干干净净的山风,沁入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一切烦恼仿佛都能在瞬间挥之而去
车队很快就到了姜家坪村,当众人在村前的风雨桥前下车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看到肖卫东一行人下车,便有小孩飞奔着去寨子口报信去了,寨子口的寨门处以及后面的院坝上,一次排开了很多酒桌,应该就是苗家传说中的“拦门酒”。
苗族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在城浦苗族,苗家人有一种隆重的礼节,每当有客人或者贵宾来临,都是全家,甚至全寨的人去迎接。在而迎接的方式里,苗寨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方式——拦门酒。这是一种非常隆重的礼节,以此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拦门的时候,在门口摆上一碗碗酒,客人们每人都需要喝上一碗、两碗或者一口、两口才让进寨子。
……这便是苗家人的拦门酒。不限定是在结婚时才会有,平常来了尊贵的客人都会有这样的习俗。
这种礼节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已成为苗家人待客的一种礼仪风俗。这种风俗起始于何年,只因苗家人在封建社会受岐视很深,官办的史志书上没有记载。不过苗家的老人们说,祖祖辈辈都是这样,已经有好多年了。
拦门酒,表达着苗家人的心诚,像酒一样浓烈,像山泉一样清纯。对于拦门酒,客人们喝得越多,苗家人心里越是高兴,这是看得起苗家人,敬重苗家人。
拦门酒,通常有两种酒:一种是包谷酒,苗家人用自己种的包谷自己酿造。包谷酒浓烈甘醇,喝后脸庞通红发烧,会立马产生一种顶天立地、豪气十足的男子汉剽悍气魄;另一种酒是糯米酒,苗家人叫甜酒。这种酒由妇人专事酿制,用高寒山区云雾中生长的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圆颗糯米为原料,用百年老瓦缸密封。
此酒汁浓、清凉、甘甜、味香、口感可人,男女老幼皆宜。苗家人长年备有此酒,用来招待心目中尊贵的客人和极为亲密的好友故交。特别是盛夏炎天六月,从深山里汲来清凉的泉水勾兑此酒,可以清凉解暑,最大功能则是滋阴补肾。两种酒,可由客人随意挑选。但大都是男人们喝包谷酒,显示男人本色。女人们则一般是喝糯米酒。无论是哪个时代,拦门酒,是苗家人待客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肖卫东远眺到寨门口的架势,就知道姜家坪寨对自己这次的上门应该是很看重,想必前些日子不经意间的举动获得了他们的尊敬。当然,绝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更多是因为经济实力的缘故吧。平心而论,在这个社会,有钱人自然更容易获得普通人的好感吧。
肖爱国指挥着几个跟车来送聘礼的子侄从车上把聘礼拿下来,然后按种类摆好,昭阳市有那种专门抬聘礼的抬柜,一个人挑着或者两个人抬都可以,其中排头的抬柜需要把聘金和给女方的贵重首饰摆出来,以显示男方的财力,这严格说起来算是一种陋习,多少会让嫁女儿的人家有种攀比的心态产生。
不过这次肖卫东直接绝了寨子里有女儿要嫁的人家攀比的心理,聘金他直接放了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加上三万多的“五金”和“十二礼”,总记金额差不多在十五万左右,倒不是姜颜家要求这样,几天前两边家庭坐在一起通气的时候姜德富表示聘金只要五千到八千之间就可以了,这边苗族基本都是这个数额。
但是肖卫东想要姜颜的订婚礼搞的风光一点,没有告诉姜颜家自己主动把聘金提高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前世辜负了她,总要在这一世补偿下她,肖卫东是这样想的。
果然当罗美芸把聘金拿出来摆在第一担抬柜上给围观的村民看到时,周围的村民发出了阵阵嘈杂的惊叹声,这样的大手笔想必他(她)们还是第一次见到。他们只能羡慕姜德富家的大妹这次找了个这么有钱的人家,关键小伙子还长得这么精神呢。果然是同村不同命,羡慕也羡慕不来的。看来经济条件一直在姜家坪寨垫底的姜德富家终于要发达起来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