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0、作家待遇 (2 / 3)
上午没课,苏浩决定拿着书稿去出版社试试,看看情况。
他先拿着书稿去复印了几份备用,然后开始行动。
出版,就涉及到了作家待遇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作家的稿费也是水涨船高,且各家报社和杂志社的稿酬浮动很大。这使得有名气的作家和新人作家的稿费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以前作家的稿酬是由国家来定,1977年,国家出版局规定,作家的著作稿酬是千字两块到七块,翻译稿酬是千字一块到五块,到了1980年,著作稿酬提高到千字三块到十块,翻译稿酬是两块到七块。
当时是特殊时期,这么低的稿酬情有可原,新人和著名作家的稿酬差别不大。那时候一首歌曲或者诗歌只能拿到十几块钱的稿费。后来稿酬有过上调,不过上调的幅度不大,直到进入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发展,才让稿酬制度有所松动,一些杂志为了吸引著名作家投稿会开出高额的稿酬。
到了今年,国家出版局规定的著作稿酬是千字三十到一百元。也就是说,一位作家最高只能拿到千字一百的稿酬。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杂志社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著名作家的稿酬进行补偿,以此吸引他们来投稿,这个其它方式主要指版税。
因此,现在实体出版一般有两种支付方式,除了稿费制,就是版税制。
版税制的付酬是按照书的单价乘以一定的比率再乘以作品印刷量或者销售量来计算。一般情况下,支付给作家的版税浮动比率在3%——8%之间,也有高达10%甚至以上的。但十分罕见。
目前,版税制付酬主要是知名作家才能享有,新人即使有,也只能享受极低的分成而且极少极少。
这就造成现在的作家对稿酬不怎么看重了,他们更在乎版税的收入。一本畅销书的版税往往都有上百万,这让不少著名作家富了起来。
而新人作家想要版税,确是很难的,几乎不可能!
但网络却打破了分享高额版税的这条常规,破开了版税分成的沉重枷锁。
说起来这件事还和【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有关。
1998年,【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进出版。。从海峡彼岸刮来一股网络文学旋风,媒体开始炒作网络文学概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