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24.第224章美女企业家 (2 / 2)
王家栋说:“这种政策好是好,可以更有利于地方上的发展,但有的时候光计划单列也不行,行政管理不单列,估计计划单列也不好使,县官不如现管啊。”
江帆说:“这个政策实际上就是扩大单列县的权力,行政级别是副厅,无论如何对市委书记来说都是件好事。”
彭长宜“呵呵”地傻笑了两声,说:“真那样就太好了,我也可以坐地提半格了,怎么感觉跟天上掉馅饼一样?”说着,又站起来敬部长和江帆。
王家栋看着他说:“最关键的就是你怎么想办法让这个馅饼砸着你。”
江帆和彭长宜一愣,随后明白过来后“哈哈”大笑。
彭长宜自信地说道:“我保证不犯错误,一扑纳心地等着馅饼自个掉下来。”
“哈哈。”这次王家栋笑了。
饭后,江帆没有在亢州过ye,他要坐第二天凌晨四点的飞机,赶回去参加明天自治区举办的优秀支边干部表彰大会。他作为优秀代表,还要在大会上发言。
按照年chu制定的调研计划,这天,彭长宜在吕华的陪同下,来到了南城光荣丝绸厂调研。
这个光荣丝绸厂是一家私人企业,老板是一位三十六七中年女xing,南方温州人,姓荣,名曼。荣曼来亢州有些年头了,她有着南方商人的一切典型特征,吃苦耐劳、低调,务实,肯干,一直是默默无闻做生意。
如果说世界最具商业智慧的民族,大家都会想到是犹太族,犹太人是最有生意头脑的民族,在美guo,从银行、科技、铁LU运输,到**、保险等产业,都有犹太人的集团势力,在商场上的影响力已经扩及到全世界,甚至美guo的政坛。
但是中guo的温州商人,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商业力量,他们被人们称为东方的“犹太人”,会做生意,具有超凡的商业智慧,如今在全guo各地、哪怕是世界各地,都有中guo温州商人的足迹。
刚改革开放,亢州和北方大部分城市一样,最早来这里经商的大部分都是温州商人,荣曼是跟随亲戚来到亢州投资办厂的,他们有个习惯,只要是温州老乡,用几句简单的温州方言对上几句话后,马上就会融入到这个商业圈子,非常的团结。至此,亢州工商联专门为这些温州商人成立了一个温州商会。
当时荣曼的丝绸厂大部分都是DING单生产,而且全部出口,当年规模达到二百多人,后来受guo际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海湾ZHAN争爆发以后,DING单锐减,最后全无。厂子的规模也逐渐缩减,只留下了十多名工人,生产着零零星星的小DING单,其余的工人全部解散回家,厂子几近倒闭。后来,这个女老板荣曼就把厂子交给了一直跟随她的哥哥和嫂子打理,自己只身去北京闯dang,两年后,她又回到了亢州,成立了荣曼电子元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据说这个股份公司有三股,另外两个股东是北京两个老板,成为亢州规模最大的加工制造企业。去年,她又通过关系,争取了一个大项目,那就是她跟京城首运集团搭上关系,想组建Ke运公司,每天往北京输送旅Ke。
按说这是个好项目,一来,亢州中直单位人多,离北京近,如果亢州的公交车真的能jin ru北京,纳入京城的公交系统,不但可以享受到京城政府的公交补贴,还可以实现跟京城零距离的对接,真正使亢州纳入京城经济生活圈,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好chu就是,可以招来京城一些优liang的企业来亢州落户,带动亢州发展,可以说是百利无一害。
据吕华讲,这个项目作为南城一个重点项目,从去年春天就上报到市政府,但是政府反应平平,毕竟,偌大的京城公交集团,是政府的下属机构,是不可能和一个私人企业合作的,必须要政府出面才是。
吕华非常看好这个项目,决心协助荣曼把这个项目做成,但是无论吕华怎么样游说,市政府就是反应不积极,嘴上说得好好的支持,好不容易请来了京城方面的代表,需要政府出面了,到了谈判那天,居然一个市领dao都没来,再一找,全都有事出去了,当时,把京城的Ke人干在那里。
那天的谈判没有丝毫进展,弄得吕华有些下不来台。本来他提前跟市里接洽好了,谁知道还是被凉了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