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自己照料不了自己吗 (1 / 2)
我自己照料不了自己吗下面的情形是这种观念误区的一种具体表现:
丈夫的地位提高了。只要有这么一个男人做我的后盾,我自己也会感到强大,更有保障,并且更敢于作决定。也就是说,结婚以后我的能力能得到更好的肯定,有靠山的女人要比孤独的女人更容易受到尊敬。我的丈夫就是我工作的保障,就是我不遭受别人欺负的保障,一句话,他是我生活的保障。
下面我举一个詹妮弗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女人很容易落入误区,认为自己必须要有一个丈夫。她的观念误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靠我一人一事无成。”
詹妮弗的职业是翻译。她和迪穆结婚已经有15个年头了,婚后生有3个孩子:尼娜15岁,奥列弗13岁,萨布黎娜9岁。5年前,他们家在一座小城的边上买了一栋带有花园的房子。生这3个孩子时,詹妮弗从没有像其他女性那样享受过法律保障的6个星期产假。生老三萨布黎娜的时候,她原来想请半年的子女教育假,但是公司急需用人,所以仅仅过了3个月她就又开始上班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她干的是计时工作,到了孩子稍微大了一些,可以稍稍脱手的时候,她才能积累到更多的工时。
詹妮弗很喜欢自己的家,回到家里,她就要充分享受自己的花园。1968年“大学生运动”时,她就已经是党员了。搬到这儿没多久,党内的同志就来问她,想不想继续从事党的事业。她一向热心政治活动,再说通过党的活动还能建立许多联系,此外她还感到很“得意”,因为是人们来请她“出山”的。
詹妮弗属于那种精力非常充沛的女人,她从事自己的工作,操持家务,带孩子,同时对政治生活表现出高昂的热情。总而言之,她是一个有个性、有自信心的女人。一切是那么顺利,詹妮弗的政治生涯看来前途无量,詹妮弗本人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但是一夜之间,辉煌的前景顿时变得黯淡了。丈夫以家庭经济基础不扎实为由,决定要卖掉房子,举家搬迁到附近的大城市去,而此时恰恰是詹妮弗的政治热情开始得到回报的时候。
詹妮弗心里清楚,所谓经济基础不扎实不过是个理由,但她还是让步了。丈夫的决定背后究竟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她没有去问,而且也没有勇气去了解个所以然。她同意了,房子卖掉了,政治生涯也半途而废了。
从表面上看,丈夫的霸道行径胜利了。詹妮弗和迪穆面和心不合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们之所以还生活在一起,完全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发展到非离婚不可,再说还有3个孩子……
詹妮弗还在维持着自己的婚姻。她坚信自己少不了迪穆,没有迪穆,她将一事无成,对此她坚信不移。
她认为,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她不可能再有机会从事自己的工作,也不可能有机会从事政治活动。在她眼里,已婚女性这个身份要远远重于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工作的意义在她的内心也降低了,自己的工作能力远不如贤妻良母这个身份重要。她尤其担心的是,如果自己没有了男人,那么党内的同志可能就会看不起自己的工作能力。此外她还有一种想法,认为自己的能力充其量只能为一个“小城”的政治生活工作。最后,她放弃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就是因为害怕自己会因此失去丈夫,尽管她已经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她仍然没有勇气靠自己的力量驾驭自己的生活。
面对自己的机遇,詹妮弗非常盲目。她非常依恋自己的房子,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了解一下自己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如果了解了这方面的情况,她就有可能发现,凭家里的经济实力,不卖房子也是可以的,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家庭以往的银行往来账目、家庭内部收支账目都是詹妮弗一人办理的,只要向银行咨询一次就可以知道,靠现有的资金状况,保住房子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她却执拗地认为,靠自己不可能保证自己和孩子能上有瓦下有地。一想到丈夫有可能会离开自己,她的能力就一下子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担心自己不能照料好自己的恐惧感在女人的思想观念中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即便是一个女人照料家庭已经很多年了,她仍然会有这种想法。
其实詹妮弗非常清楚,她目前的一切全是自己打拼出来的,但是她就是摆脱不了这样的想法——没有丈夫,生活就失去了保障。实际上她在成功的道路上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经验,但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误区却一直在作祟:女人没有男人不行,女人总是需要男人提携,拯救,帮助。
丢面子也是一种恐惧感,被人遗弃的女人总是有什么地方不大对头,独身女人多半有什么地方不正常。这种糊涂的思想观念使得有些女性屈服于压力,为了别人而作出违心的选择和决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