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 治理 (2 / 3)
这么一来,某宝上卖到近200块钱的浮游生物捕捞网就做好了。
李程昕站在海中,用浮游生物捕捞网在海面上拖了一圈收起来,丝袜里面粘着的全是形状各异的小海藻,用手一捏就散开了。
他让小勇哥闻了闻味道,没有臭味,说明现在确实是赤潮早期。
接着李程昕有给当地渔业局打了电话,报告了洪鸣村附近的赤潮现象,后面渔业局大概会派人过来治理,以及防止赤潮扩散。最后把包含单细胞浮游生物样本的胶卷盒仔细封好,去找华子填了生物样本运送的表格,拿去快递给大学的教授。
在等待渔业局过来撒药清理藻类的时候,李程昕也收到了大学教授发给他的藻类报告。
他送过去的样本里面含有一种叫做短裸甲藻的有毒浮游生物,当它附着在鱼鳃上时,会释放活性氧(一氧化氮),破坏鱼类的呼吸功能。
洪鸣村这片的海湾相对封闭,沿岸又没有什么大型工厂,所以爆发赤潮的次数不多,报给渔业局之后,连渔业局管赤潮这块的人都有点将信将疑。
距上次洪鸣村沿岸爆发赤潮,都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赤潮只是迟到而不是缺席,它终于还是来了。
过了几天,渔业局的采样小组终于过来做采样分析,却发现洪鸣村早就拿出了一份更加专业的采样报告。随即,洪鸣村沿海一带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击赤潮大作战。
最终渔业局的判断大致是一段时间前的低压风暴把海底淤泥中的有机物吸上了海面。因此在这片地方发生了赤潮,估计是源头地也是重灾区,就打算从这边开始治理。
很快,渔业局那边海洋灾害防治科过来,员工全穿着一次性的塑料白大褂,开着船、带着机械和工具,看起来跟一群医生一样。
这次来的防治科的工作人员早就听采样科的说了李程昕那块神奇的不受赤潮影响太大的海岸,纷纷过来参观,还有人直接放了一个水下摄影机观察水中的情况。
周浩自然是跟过去为关心洪鸣村赤潮治理的网友们实时录播水下摄影机拍摄到的影像。
防治科的工作人员当然肯给这个面子,也知道了李程昕是海洋环境学科的人,也就让出两个位置让他们看屏幕。
屏幕上显示的是青口贝吊网的下方。。每一组青口贝被挂在2米x2米的浮台下放,在浅红色的背景下,可以看见浮台下面,居然有小鱼在其中游来游去。
“这个浮台给小型鱼类提供了一个隐蔽的空间,而四周会吃掉藻类的青口贝也能防止小鱼被藻类毒死,这个做法真是太厉害了。”一个工作人员感叹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