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节 藩镇(2)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四节 藩镇(2) (2 / 5)
        李慢侯摇头:“这世界上的好东西多了,我们占不过来的。我让你管福建人讨要的木棉种子和天竺女工的事情怎么样了?”

        侯东道:“跟他们说了。十个熟练的天竺织工,连同织布机具,一个女工给他们一万贯酬金。十斛棉种,一斛同样给一万。有这么大的厚利,他们才肯花一万贯买银矿、铜矿的消息。不过我们是不是给的太高,那种棉种大理国就有,何苦跑去天竺搜求。”

        李慢侯道:“天竺木棉传入我国,一路走西北丝路,传到了西域一带。一路走茶马古道,传到了大理国。种子好找,织工难求。一路传播过来,不知道过了几代人,天竺人的技术不知道好了多少。”

        历史上棉花传入中国很早,但在宋代一直只在西北和云南等边疆地区种植,这些边民通过织布跟宋人交换丝绸等物,他们的棉布价格甚至高于丝绸。可一亩地能种的棉花,肯定远多于丝绸,棉纺织业注定是最有效率的纺织工业。这绝对是一个价值千万的产业,而且是每年都有这么大的产出。

        棉种基因的变化可能不会那么大,但是纺织技术的发展很可能差距就很大了,印度人此时应该能织出远超中国边境地区边民水平的棉织品。

        “大人真是见多识广。侯某走南闯北,从未见过有大人这样广博远识之人!”

        侯东夸赞起来。

        “不用拍马屁。我们在海上抓到的叛将徐文等辈,甄别的如何了?”

        李慢侯问道。

        徐文是一个叛将,但李慢侯不想杀他。这人是山东莱州人,山东在这个时代,也是海运中心之一,因此宋朝海军将领中山东人极多。在田横岛的范温就是莱州人,这个徐文也是。

        金国扶立刘豫为皇帝之后,许多中原地区的官员,都南下投奔南宋。徐文就是其一,他带着水军,打听到赵构在杭州登基的消息后,就从山东南下去了明州。赵构任命他为浙东西沿海水军都统制,是一个很高层的水军将领。谁知道才过去了三年,今年三月份,李慢侯还在徐州打仗的时候,这个徐文突然带着四千人,乘六十艘海船从明州北上,要投降伪齐。

        结果在山东海域被海州水师拦截,一番询问,发现他们是来投降刘豫的,把海州水军误以为是刘豫部将,接着双方直接开打。虽然海州水师船少,但是装备了很多酒精等引火物,在海战中简直是大杀器。烧毁了徐文十几艘船之后,徐文宣布投降。

        李慢侯审过他后,发现也是有缘由的,主要是官场倾轧,他跟主将阎臬不和,加上家都在山东,如今山东姓了刘豫,金国统治时期,他不想做亡国奴,换一个汉人皇帝,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加上他之前的行为,李慢侯觉得值得原谅。但此人掌握南宋水路防御,是一个重要将领,送回南宋肯定是要被处斩。

        与其处斩,不如废物利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