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送别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节 送别 (2 / 5)
        李慢侯痛快接受,接着举杯。

        “谢公主赐名。”

        延庆公主道:“你怎么还叫我公主?”

        原本公主这个称谓,是李慢侯专称呼她的,别人都称她帝姬,那时候听着新鲜。后来柔福帝姬也来了,李慢侯依然称她公主。这让延庆公主感觉挺没意思,果然只是他的习惯。

        李慢侯点点头:“那叫你轻卿?”

        肉麻的有些不习惯,但咬牙也得坚持,一转头看见柔福帝姬也在看着他。柔福帝姬也恢复原来的封号,还是柔福。

        她眨眼看了看李慢侯,以为李慢侯在争取她的意见:“你叫我嬛嬛吧。别当着人面叫,小心有人弹劾你!”当面叫她嬛嬛的,目前只能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

        李慢侯当然懂这个道理:“好的。嬛嬛。”

        这个名字叫起来更肉麻。

        不过比她们的大名好多了,延庆公主大名赵福金,还算不难听,柔福公主原名赵多富,这么土的名字,真的很难想象是公主的名字。很难想象这样的名字,是出于宋徽宗这种顶尖艺术家的手笔。只能说,这是习俗。普通百姓起名,毫不在乎,张三李四遍天下。皇家女子起名,反倒尽量俗气一些,大概是因为生到皇家,就粘了太多的贵气,尽量土气一些。就好像普通人起名狗子一样,求个吉利。因此宋徽宗的女儿名字都没什么雅气。都是赵福金、赵多富,赵金珠,赵圆珠等等,少有像赵瑚儿、赵仙郎、赵璎珞这种不算土的名字。反倒是士大夫家起名字,非常好听,比如李清照,王弗。

        此时三人站在一艘画舫上,扬州最有名的水自然是瘦西湖。可惜这瘦西湖只是唐朝时的护城河,唐末、五代的乱世,多次摧毁了扬州,一直没有恢复到唐朝的鼎盛时期。唐朝时候的扬州,是二十四桥明月夜,而宋朝的扬州,这二十四桥仍在,却已经不在城内,而在城墙之外。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是唐朝人的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住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这才是宋朝人的扬州,而且是南宋的扬州。

        李慢侯突然想起清代的扬州来:“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有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

        看着瘦西湖上略显萧索的画舫,李慢侯不由得感慨。他并不是惋惜宋代的扬州连清代人的扬州都比不上。其实从古至今。。扬州的气质都很独特,是一座十分生活化的城市。不以手工业见长,商业气息浓厚,市民文化盛行。可惜这种气质,在宋朝的城市里比比皆是,让扬州无法成为独一份。李慢侯是从淮河流域一路画着画走下江南的,他很了解哪些城市,每一座城市都不大,也不小,恰大好处。都不输扬州。这意味着宋朝的淮河流域城市,发展非常平衡。扬州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座,也是独特的一座,独特在她有其他城市不曾有的底蕴,李慢侯相信,假以时日扬州依然会发展起来。他惋惜的是,这个机会可能会失去,一旦金兵南下,“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扬州再也经不起一次空城了。

        “好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