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五节 水力工业革命(1) (3 / 6)
工业革命到底该怎么界定,是以大工厂制度为标志,还是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
他当然知道工业革命的深层含义是工业在重塑社会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确实也在发生,至少在棉纱生产上,水力工厂在大规模取代手工劳动,这就是对社会生产的重塑。也确实有人口开始在一些水力便利的小镇聚集。
可是水力动力,又将工业限制在水力发达地区,对于那些水力不发达的地区,基本没什么影响。另外对于大城市的作用,也很不明显。大城市很难靠水力驱动,没有蒸汽机,工业布局就无法
力工厂。而棉花则可以从海州和广东进口,在这里加工之后,走水路大量出口到其他地方加工成棉布。相对纺纱机的大规模机械化,纺织依然主要是手工作坊。
江南、四川,都拥有这样的大型纺纱工厂,机制棉纱的数量,已经远超手工棉纱。机器大工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有的工厂可以雇佣上千工人。
机器大功业、煤铁工业,都已经出现,水力工厂,在北到山东、南到广东,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广泛区域发展,从业者超过几十万人。这种情况让李慢侯觉得工业革命似乎已经开始。
可是没有蒸汽机的工业革命是真的工业革命吗?
工业革命到底该怎么界定,是以大工厂制度为标志,还是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
他当然知道工业革命的深层含义是工业在重塑社会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确实也在发生,至少在棉纱生产上,水力工厂在大规模取代手工劳动,这就是对社会生产的重塑。也确实有人口开始在一些水力便利的小镇聚集。
可是水力动力,又将工业限制在水力发达地区,对于那些水力不发达的地区,基本没什么影响。另外对于大城市的作用,也很不明显。大城市很难靠水力驱动,没有蒸汽机,工业布局就无法在大城市集中。集约化和规模化,就无法完成。
从推动城市化发展和产业聚集效果来说,水力革命似乎真的不能算是一场工业革命,只能说是局部地区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后的快速发展而已。类似景德镇高度集中的陶瓷工业,没人能称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是工业革命吧?
可如果说不是工业革命,水力纺纱机工厂的快速发展,却又超出了李慢侯对技术进步的定义。虽然一座座小城镇的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在万人以下,围绕一座工厂形成小镇。可是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光是福建就有这样的工业小镇不下千座,总人口加起来也高达二三十万人。
而且带动的大工厂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出现。哪怕是那些以前不曾出现大工厂的行业,也开始出现大工厂制度。陶瓷、织布、丝绸工业等大宗商品生产,都出现了大型集约工厂。产量巨大,效率很高,快速侵蚀着手工作坊的生存空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