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节 辽王(4)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二十一节 辽王(4) (3 / 4)
        “亏赵鼎还是一国宰相!”

        “你还是别回去了。我听了一些消息,临安可能有些古怪。”

        赵鼎开始玩阴谋诡计,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他的处境不妙。为什么要让李慢侯打击挞懒,真为了国威?赵鼎那种人在乎这个?

        当初兀术从临安退走,吕颐浩建议皇帝打出亲征的旗号张声势,哪怕只是虚张,赵鼎都反对,一定要确定兀术过江之后,才让皇帝打出亲征旗号。他会为了脸面,让李慢侯去打击挞懒?

        唯一的原因只能是出于打击秦桧的目的,秦桧是挞懒的同盟,敌对国家之间的同盟。秦桧和挞懒试图让两国和睦,最后的结果都不太好。挞懒因为被搜出了跟秦桧私通的信件,遭到诛杀,秦桧被史书骂了一千年。

        李慢侯倒不认为秦桧主和有什么错,政见这东西,没有对错,哪怕坚持认为投降是民族融合,都没有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没有错。甚至主和往往更需要勇气,主和的人一定是理性的。后世两个大国打个贸易战,最后签订一个条约,双方政要都要被骂。因为骂人的人,往往出于感性,任何的妥协让步他们都无法接受,因为利益是有限的,感性倾向于独占,理性则要求人们学会妥协和合作。

        秦桧跟金国签订的第一份和议条约,算不上卖国,至少争取回了被金国占领的陕西和河南土地,以国力去打,当时收不回来,从谈判桌上争取到了国力无法得到的利益,这算是一份不错的协议。

        秦桧错在杀岳飞,岳飞不是不能杀,史上有多少功臣被屠戮,权力无情,死于权力倾轧的功臣多了,卷入这种权力的斗争中,就应该做好这种准备。可岳飞死的方式不对,莫须有不应该是杀死岳飞的理由。

        为岳飞鸣冤的,反对和议的文人,自然以此来攻击秦桧,让秦桧臭名冤枉,无法翻身。

        “你是说秦相和赵相之争?”

        吴国公主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之所以被算计,只是因为关心则乱,她认为她的男人是一个英雄,她也认为她的男人会听她的,她有这种心结,就会被人算计,但她能看清跟她无关的纷乱的世界。

        “赵鼎怕是要完蛋了。他一个主战派,燕云都收复了,怎么还内斗?”

        这让李慢侯有些不理解,如果说赵鼎和秦桧之争,是主战、主和两条政治路线之争,自然是势不两立,可现在大局已定,赵鼎对草原和森林又不感兴趣,收回祖宗之地,就**了,不知道为什么还要争斗。

        宋人真是有病,压制武将成绵羊,文官却极为好斗,而且喜内斗。现在已经成为纯粹的权力斗争,跟理念、政见没什么关系,完全是派系之争。就好像赵鼎和吕颐浩之间,明明都主战,也能斗个你死我活。

        “应该是为了陕西的战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