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九节 破局(1)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零九节 破局(1) (2 / 3)
        “看来耶律大石的处境,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啊。”

        李慢侯感叹。

        耶律大石当初只带了三百人离开天祚帝的大军,然后赶到阴山以北,漠北高原中部的可敦城。召集了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周边七州的辽国驻军,其中有契丹人也有汉人,契丹人不擅长步战,守城的任务往往大量使用燕云汉人步兵。

        集结这些驻军之后,有召集周边服从辽国的草原部落,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纠而毕一共十八部,号称十八部会盟。

        这些部落,并非真正的契丹人,最多算是一些契丹别部,大量蒙古、突厥等草原民族支系,但都臣服契丹,是这一带契丹人可以借助打击其他草原部落的盟友。

        十八部会盟后,这些部落愿意支持耶律大石恢复大辽,提供了一万多军队。一万多军队,意味着一万多青壮,一万多青壮代表着一万帐草原家庭。

        耶律大石做这些事情,可不是眨眼间完成的,而是秣马厉兵了五年。但这五年,他一次也没有向东进攻,五年之后,反倒发动了西征,经过残酷和复杂的斗争,终于在西域立足。

        “西域那地方立足容易,壮大很难!”

        李慢侯感慨。哪里的文明,属于沙漠绿洲文明,每一个绿洲只能支撑一个独立的城邦制国家。没有大江大河大草原这样的地形,是无法提供建立帝国的资源的。因此哪里的小国习惯了依附于别人,不管楼兰人、莎车人,还是什么游牧性质的葛逻禄、回鹘,都是如此。有大草原支撑的匈奴强盛的时候,他们依附于匈奴,突厥强盛的时候,他们依附于突厥。有大河平原支撑的中原文明强盛的时候,他们依附于汉朝,依附于唐朝。

        大石征服这些城邦制国家很容易,但是通过他们壮大自己很难。大石本部就是那一万漠北草原士兵,到了西域,汇合了早前迁移到这里的一万六千帐契丹部落,后来还从西夏吸引了一些投靠的契丹人,总计不会超过四万帐。

        以四万帐的人口,身处于一群回部民族的海洋中,大石还需要继续从东方汲取力量,才能在哪里壮大自己。

        所以听说金人统治下,竟然还有两万多契丹人在抵抗,大石第一反应恐怕不是带着自己的四万帐实力远征东方,而是将这些人先聚集在他的帐下。

        西域那个地方,很难壮大,但不壮大又很危险,不壮大自己,就只能跟其他绿洲文明一样,选择不断依附于各种强权,给别人提供金钱,换取安全。

        大石肯定不想接受这种命运,但西域原本是有主人的,强盛的塞尔柱帝国,并没有衰落。大石要从塞尔柱人嘴里虎口夺食,单靠四万帐本部,是很难实现的。大石也拉拢了一些西域游牧民族,比如葛逻禄人,但真正的核心力量,只能是他带去的契丹人、草原人和汉人的混合部队。

        帮助大石远征金国,宋国没有任何动机,但让两万多契丹人过境,宋国也没必要干涉。提出了一系列安全措施,比如不能携带武器,只能扮作商人等条件,萧塔不烟都答应了。

        于是这些契丹人、燕云人,从曷懒甸和旅顺府,搭乘各种船只进入宋境,扮作商队,经过河西走廊进入西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