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三零章:此时莫把寻常看(十五) (2 / 3)
宁西河谷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从乌孙山下的草甸到宁西河畔广袤草原,垂直分布着众多的春夏牧场和冬季牧场。
牧民时代沿袭着按节气冷暖到不同牧场放牧的传统,逐水草辗转而居,牧民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牧场渡过的。
曾几何时,牧民开春转场至乌孙山下草场放牧,秋天落叶时分再回来。
在20岁左右的哈萨克牧民记忆里,十年前在转场时,他们与父母都骑着高头大马,牵着数十峰骆驼。
赶着上千只羊浩浩荡荡向乌孙山进发,几只牧羊犬前后左右得、蹦蹦跳跳得帮着驱赶掉队或溜号的羊只。
在这个迁徙路途中,苦中作乐的牧民们,在路经之处会发生不少有趣见闻,采蘑菇、捡玛瑙、追黄羊、在深山冷水里钓狗鱼。有时还会在路途中看见狼群出没,狼群远远跟在羊群之后,趁人不备,叼着羊就跑或者干脆咬死。
这样人工徒步迁徙下来,不仅损失不少羊只,而且牧人们都劳累困顿,胡子拉碴、不修边幅,显得颇为粗犷、沧桑而狼狈。
人工迁徙转场让牧人们历经风吹雨淋,长期下来,最容易患上风湿性关节疾病。
羊群走在道路上,还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半路上羊只被过往的车辆不小心碾死、碰伤的也不在少数。
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实施牧民定居政策,宁西市牧民也在2010年开始享受国家的牧民定居优惠政策。
游牧为生的牧人们,也结束了以往游牧生活,每逢深秋都会回到牧民定点居住。
转场的方式也由原来传统的大规模徒步迁徙的方式。改为现代的、轻松的机械转场。
养殖的牲畜在寒冬时,也都住进了国家项目资金建设的,整齐划一的养殖棚圈生活。
牧人们也开始逐步转变传统的养殖观念,冬天进行饲草料圈养。
清晨,清凉的晨曦透过树叶洒在村委会的大院里,有了斑驳陆离的光影,村庄上空升起的缕缕炊烟,在蓝天下扶摇直上,缓缓飘散……
“吱呀”一声,木图村干部周转房的大门打开了,淼淼和巴哈提一人拿着一个刷牙缸子走了出来。
俩人并排站在周转房门前的一块草坪边上,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